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苗疆蛊毒很可怕,但山海经中早有破解之 [复制链接]

1#
《山海经》是一部最古老的志怪奇书,奇珍异兽,包罗万千,远超我们的想象与认知范围,对于拓展思维、开阔视野与提高想象力大有裨益,亦是中华古文化之瑰宝。此神秘“地书”,至今尚无人尽通,魅力无穷。#山海经#《山海经》插图

01本文概览

从嶓冢(bōzhǒng)山再往西三百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天帝山。山上有许多的棕树和楠树,林中有许多菅(jiān)草和蕙草。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狗,名字叫谿(xi)边,用这种野兽的皮做垫席,可以预防蛊毒。山中还有一种鸟,形状像鹑(chún)鸟(不是鹌鹑),长着黑色花纹的羽毛,但颈脖上的毛是红色的,它的名字叫栎(lì),吃了这种鸟肉可以治疗痔疮(紧缺药材)。山中还有一种草,形状像葵,散发出跟蘼芜(míwú)一样的气味,名字叫杜衡,马吃了这种草就会跑得飞快,人吃了这种草就能治愈脖子上的颈瘤病。《山海经》插图

02开启奇幻之门

1天帝山不是玉皇大帝的山:天帝山仅仅是山名这样叫而已,沾了天帝的光,但不是玉皇大帝那老爷子所处的势力范围。这座山具体所指,还没人能说不清楚,有人曾提出,天帝山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的甘德尔山,但也没说出任何的理由,权当一种参考。2谿边不是一条狗:谿边,也就是溪边,“谿溪”这个字是通用的。谿边这种怪兽的容貌如狗,但肯定不是狗或者狗的一种,因为对于狗如这种寻常之辈,《山海经》里不可能特意去记载的,再说谿边还有一个特异的功能,那就是它的皮子如果用来做垫子,不管是放在椅子上还是铺在床上,坐上去就可以预防蛊毒,百毒不侵。谿边蛊毒在此也不是苗疆那种很神奇且让人可怕的蛊毒,仅仅是说能预防各种毒虫的叮咬或者预防邪气的入侵而已,蛊毒没有那么神奇,影视剧或者小说里都是胡扯的。有人考证说谿边就是现在的巨松鼠,又名树狗、黑狸、黑果狸、黑大松鼠等,是一种大型啮齿类动物,也是一种典型的树栖动物,体形较一般的松鼠大。只是不知道巨松鼠的皮是不是能预防蛊毒呢,也没人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巨松鼠3栎鸟是凤凰的一种:栎鸟的形状如鹑鸟,而鹑鸟是传说中的一种凤凰,绝对不是现在的鹌鹑,不要看着差不多就这么以为,凤凰也变成了小鸟。栎鸟《山海经》中记载,鹑鸟是生活在昆仑神山上的,它主管天帝日常中的各种器用和服饰,典型的后勤部长级别的。春秋时期,晋国音乐大家师旷在《禽经》说:“赤凤谓之鹑。”这也就是说,鹑鸟就是赤凤,就是凤凰。赤凤既然鹑鸟就是赤凤,那栎鸟跟鹑鸟差不多,那栎鸟也应该是凤凰的一种,长着黑色花纹的羽毛,颈脖上的毛是红色的,很鲜艳。还有一个特征,在清代的《禽虫典》的书中说:“栎鸟其状如雕。”也就是说,这栎鸟像鹑又像雕,而我们知道,雕那可是一种很猛的禽鸟,如此说来,栎鸟也应该是一种猛禽,而不像是安详温柔的的鹌鹑。栎鸟栎鸟最大的特异功能是吃了它的肉,能治疗痔疮,能否除根,我们不知道,但这个功效如果是放在现在,那可就真成宝贝了,十人九痔,却没人能除根。有人考证说,栎鸟就是现在的红腹鹰,也叫赤腹鹰,是一种小型猛禽,翅膀尖而长,因外形像鸽子,所以又叫它鸽子鹰,数量甚少而极珍稀,被列中国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如果你能见到它,别当为普通的鸟,珍惜得很。红腹鹰4杜衡确实是一种草药:杜衡又叫杜衡葵、杜葵、马辛、马蹄细辛等等,我之所以说出杜衡的这些别名,是因为《山海经》中说杜衡的形状如葵,马儿吃了能跑得飞快。在这里的意思不是说马儿吃了这种药就能变成飞马,驰骋天地,如有神助,意思应该是说马儿生病后,病病殃殃,杜衡能治疗或者保健,让马儿药到病除,重新焕发活力,驰骋狂野。杜衡现在已经证实,杜衡确实是一种很名贵的中草药,能治疗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头痛,齿痛,胃痛,痧气腹痛,肿毒,蛇咬伤等等,这跟《山海经》所述的功能都能对得上号,也就是说杜衡这种草药,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了它的独特功效,你遇到了要珍惜一点。杜衡

03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上多棕楠,下多菅蕙。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溪边,席其皮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食之已痔。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附:《山海经》相关视频01:27编者所述,意在普及,不伤大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