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鲜肉口臭惨遭武后嫌弃,老臣安排后事 [复制链接]

1#

口香糖在现代人的各种私密或者正式场合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显得尊重他人,还能有效地避免一些尴尬的事情发生。

在现在这个已经能非常有效清洁口腔的年代,口腔异味有时尚且需要口香糖的补救,那在清洁水平有限的古代,人们需要怎样避免社交中的尴尬呢?

误把口香糖当毒药,老臣紧急交代后事

《汉官仪》中记载:“桓帝侍中迺存年老口臭,上出鸡舌香与含之。鸡舌颇小、辛螫,不敢咀咽。嫌有过,赐毒药,归舍辞决……僚友求眡其药,出在鸡舌,咸嗤笑之。”

东汉年间,有位名叫刁存的大臣,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肠胃消化等身体机能退化,再加上古代口腔清洁不彻底,所以口臭极其严重,每次向皇上奏事都令皇帝苦不堪言。

大概也是忍无可忍了,有天皇上就给他赐了一样东西让他含着。

老臣不认识皇帝给他吃的东西,含在嘴里只觉得辛辣刺口,还以为自己什么事情没做好,皇上给他赐的毒药。不敢嚼更不敢咽,下朝连忙回家交代后事。

同事听说了,可能也是觉得奇怪吧,好端端地怎么就被赐死了,就想看看这“毒药”。刁存吐出来之后,同事哈哈大笑,这哪里是什么毒药,分明是除口臭的“鸡舌香”!

重用?哥们,你知道你口臭吗

无独有偶,因为口臭遭皇帝嫌弃的可不止刁存一位。

唐朝武则天时期,宫廷诗人宋之问当时在朝中任文学侍从,相貌堂堂,才华出众,简直可以说是朝廷里的颜值担当,诗歌界的流量保证!这样有才华的“小鲜肉”,按理说一般都会被武则天赏识重用。但武则天偏偏没有,甚至是对他避而远之。

宋之问肯定想不通啊,就不停地给武则天写诗,各种“马屁”轮番上阵,希望得到武则天的重视。武则天倒是每次都会对他的诗赞不绝口,可就是没有重用他的打算。终于有一天,武则天对他的一个近臣说出了实情:“这宋卿啊,哪都好,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

宋之问听说了之后,无比尴尬,从此人们就经常看见他口含鸡舌香以解口臭。

鸡舌香,社交必备神器

根据《孔氏谈苑录》记载,唐朝三省六部的官员去见皇帝,嘴里都会含上一枚鸡舌香,生怕因为口气问题给皇帝留下坏印象,从而影响仕途。

到明清之后,用鸡舌香增口香,早已成大臣们的日常之事。文人雅士之间把鸡舌香当赠礼佳品,也更是常见。

五花八门的“口香糖”

这“鸡舌香”,其实就是丁香,也是古人流行的“口香糖”。除此之外,中医经典中还记录了很多五花八门的“口香糖”。

比如《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水苏”对去口臭有奇效;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记录了用丁香、甘草、细辛、桂心、川芎制成的“含香丸”;《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中有用十五种香药制成的可以抗菌杀虫、生精润燥的“含香圆”。

除了这些用名贵的中药制成的口香,平常人家也会用香料煮水、用香料来烹调茶叶,或是通过蒸馏提取花果中的香炉香精等等方法来增加自己的口香。

总之,古人在追求口香的意识上并不比现代人弱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