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说,我来和你聊聊咱们的手指头吧。你知道吗?我们的手指头,是阳气的一面镜子。阳气不足的人,手指头在冬季最容易出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手指发凉、冷痛、麻木,甚至颜色青紫。我给你说一张真实的医案故事吧。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是56岁,为河南郑州的一个农民。12月份,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她的病,也的确和低温有关系。原来,这个人素来身体虚弱,到冬天的时候,双手手指麻木、发凉,颜色青紫。每年冬天都这样。如何才能好转呢?就得取暖。一热乎,手指头就好受了。结果,有这么一次,她因故在大雪天外出,外受寒邪。半路上,双手手指就开始麻木疼痛。紧接着,手指颜色开始呈现青紫色。而且,这一紫,连手腕都跟着变色。患者当时非常难受啊,于是就决定投中医治疗。主治医师,乃是当时郑州的一个基层中医同仁,姓王。刻诊,见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沉细。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就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黄芪,桂枝,当归,白芍,细辛,制附子,炙甘草,生姜,红枣。所有这些,水煎服。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三剂以后,明显感觉到手指有了温热感。这时候,原方加入党参,继续投用6剂。这一回,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手指麻、冷、痛之感没有了,即便在遇到低温环境,也不会出现异常。患者接受随访数年,告知病情从来没有复发。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现在,我给你说说这背后的道理。方才我说过,我们的手指,是一面镜子。如果我们的阳气不足,会首先体现在手指上。为什么啊?因为相对于重要脏器,手指不太重要。因此,当一个人阳气不足的时候,其他重要脏腑的阳气供应,会被优先保证。这时候,手指就率先出现阳虚反应。所以说,手指,是十分灵敏的阳气“测试仪”。上面这医案里的患者,显然,就是阳气不足,无法被送达手指了。这时候怎么办?我们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这个配伍,其实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的合方。如果要拆开理解的话,制附子、桂枝、细辛用于温通阳气,散寒通经。黄芪和炙甘草,配合生姜红枣,以及后来加入的党参,用于健脾益气,增进气血的生化和运行。当归和白芍,则用于活血和养血。利用充沛的血液,将阳气送达到手指。你看,这样一来,患者阳气不足、气血虚少、寒邪凝滞的问题,就得到了改善。其手指上的症状,自然也就随之消失了。其实,生活中,这类手指在冬天容易冷痛、麻木甚至青紫的人,还是不少的。患者群体主要就是老年人和部分女性。现代医学,往往考虑是所谓雷诺氏症,为一种典型的周围血管疾病。中医呢,则认为它和阳虚、血少、寒凝等因素有关系。虽然视角不同,但是目的都一样,这就是通过恢复对手指的血液循环,来彻底改善症状。应该说,上面这个医案里的验方,其实是相对稳妥、多见、常规的用药方案。我把它解读出来,供读者朋友们借鉴、参考。当然,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