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河州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红橙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快速治好吗 https://m.39.net/baidianfeng/qzzt/bdfnzhm/

在《红河州“起飞质变——怎么看怎么办”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当红河州委农办主任,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珖菻就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工作进行发布时,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发现,在食品领域,不管是红橙黄白青蓝紫还是黑色,红河州都要把它们变成实实在在的“绿色”。

这几年,红河州一直在红土地上打造着红米、红糖、红酒等系列品牌,开远白白的卧龙米,个旧白白的牛奶,石屏白白的豆腐,建水黑黑的葡萄、紫色的洋葱,泸西青青的小香葱、红红的高原红梨,元阳的蓝莓,蒙自金黄的枇杷,还有紫米、脐橙、红红的番茄、辣椒等,这些七彩斑斓的各种颜色,在红河州都正在或者开始变成“绿色”。

“多特好早”铸就红河食品五彩缤纷

赵珖菻介绍:地处低纬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红河州,北回归线又从中部穿过,海拔高差余米,形成了红河州地形多样、土壤多样、气候多样、物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先天优势。聚集水果、蔬菜、花卉、梯田红米、养殖、中药材“六大产业”,红河州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已取得众多成果。

泸西高原红梨

年,红河州实现省级确定的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8个“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综合产值.29亿元,排名全省第三。水果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综合产值.5亿元,均居全省第一。种植蔬菜面积万亩,产量万吨,产量居全省第一。种植梯田红米21万亩,产量均居全省第一。禽蛋产量居全省第一,肉类总产、生猪出栏、家禽出栏均居全省第二,牛奶产量居全省第三。

红色的食用玫瑰花

在稳定面积和产量的同时,红河州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目前有家单位个产品获得有效期“三品一标”认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7家单位个产品,绿色食品认证73家单位个产品,有机产品认证86家单位个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9个。蒙自市、建水县创建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泸西县创建为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开远、泸西、石屏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建水脐橙

开远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弥勒市创建为国家级绿色发展先行区,开远市、泸西县成为全省创建国家级花卉、国家级高原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项目承接地,蒙自市、开远市创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泸西县创建全省“一县一业”特色县。正在高标准规划建设综合产值千亿元级的弥勒绿色食品加工园区。

红河州现有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3户、县级以上“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个,其中认定省级基地20个。

白菜

红河州共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9件,列全省第一。“蒙自石榴“、“云河”香蕉、“阳光果园”早香蜜桃、“晨滇滇”红阳猕猴桃、“宏升”菜心、“生物谷”灯盏细辛相继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数量、品类逐年增多,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打造稻粮果蔬蛋禽五大基地

赵珖菻介绍:今年5月27日至28日,省委、省政府在红河召开现场办公会,提出了“未来红河要打造好五个基地”的工作要求。“十四五”期间,红河州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将实施“一县一业“,聚焦种业、电商两端,提升设施化、有机化和数字化水平,推进五大基地建设。

紫色的早熟葡萄

打造百万亩高端稻谷基地,规划建设一批生态优质稻产业带,打造一批优质绿色稻米生产示范基地,推进“梯田红米”系列产品开发和地理标志认证,积极打造云南高端大米代表性品牌。

打造万亩干热河谷基地,围绕热带水果、冬早蔬菜、梯田红米等特色产业,重点打造红河谷80万亩热带水果基地,力争在干热河谷地区打造10个以上万亩连片基地,5年内实现基地化率达到60%以上,把红河干热河谷建成全省干热河谷开发示范区。

蓝莓

打造万亩高端果蔬基地,突出水果早熟错季上市的优势,重点打造中国南方优质蓝莓产业带,加快建设以优质蓝莓为主的全球最大的小浆果基地;重点推进石榴、柑桔、葡萄等优势特色水果的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芒果、菠萝等热带水果。推进泸西蔬菜集群发展,加快蔬菜重点县万亩以上规模连片蔬菜产业带和单品蔬菜基地建设,加快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小包装、冷链物流等设施,大力发展方便净菜、袋装蔬菜、真空保鲜蔬菜等产品。

蒙自枇杷

打造优质畜禽供给基地,依托北部县市规模养殖重点县,加快家禽、生猪、肉牛、肉羊、奶牛养殖基地建设,依托大企业集团,带动年出栏生猪上万头的规划养殖小区和家庭农场建设。

到“十四五”末,力争红河州的水果、蔬菜、生猪产业实现综合产值5年翻番,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综合产值突破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

金黄色的石屏豆腐皮

记者了解到,目前,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修订绿色食品农业类红河州地方标准94个,工信部门则推进着绿色食品“养殖/种植—加工—流通—服务”产业链,拓展精深加工和流通服务,推动特色种养优势产业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对从事精茶、糖、果蔬、咖啡、肉类食品加工业等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被评为“云南省绿色食品10强企业”、“创新企业”称号,获评绿色食品“10大名品”、首次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企业,财政部门都有相应的财政资金奖补。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任锐刚摄影报道

责编王利绚

校对郭毅

编审张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