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www.paisufa.com/冰箱里的本草味
孙晓航
三年前,身体一向硬朗的外公在老家生病住进了ICU。
学中医的我闻讯后,在没见到人没法把脉的情况下,能做的就是准备回阳救逆的药品以防不时之需,第一时间赶到药房买了熟附片、山萸肉、煅牡蛎、炙甘草四味药,再心急火燎地赶回老家。
进入病房,只见外公鼻腔插着氧气管,身上粘着各种感应片,片片上又连着五颜六色的线,线的端头就是各款式的屏幕亮闪着,看着心疼。似乎觉察到什么,外公眼睛一睁,说“晓航回来了,我没什么大问题,非要我住进来,让你们大老远赶回来,影响工作了”。一开口,那个思维清晰、目光矍铄、充满自信的老人和往常没有两样。虽然还没看舌苔和把脉,我心里已经有底了,也就是中医所谓的“望而知之”吧。问了病情,原来是因为大冬天洗了冷水澡,没及时擦干头,着凉了,先高烧,后震颤,把家里人吓坏了,望闻问切后发现就是个风寒感冒嘛。由于在重症监护室,不能服用中药,我就给外公做了散寒祛痰的推拿,外公一直有着旺盛的学习力,没几天,自己也学会了,还坚持每天推。在我们回重庆后没几天,外公说痰吐出来,病已经好了。
带回去的药,就此搁冰箱了。
后来有一次,临时需要炙甘草,刚好冰箱有储备,救了急。
受此启发,备一点药材吧,于是麻黄、生石膏、细辛、五味子、茯苓、法半夏、陈皮、杏仁、防风、紫苏等都入住我家冰箱。随着品类增多,规范管理的需要,就把本草按照黄元御《四圣心源》的一气周流原理,像火锅的九宫格一样,把疏肝气、调胆气、升脾气、降胃气、固肾精、养心神的药材,分模块放置着,冰箱里的本草也算济济一堂了。
还别说,我家小孩三年级有一次雨夜,在主动脱下外套为我挡雨后发烧了,那时药店已关门,好在冰箱有存货啊。为娘的就用抓葱子蒜苗的手艺,掂量药量,从冰箱里拼出一服成方药。小孩半夜就退烧了,还真见证了药到病除、覆杯而愈。此案例火了朋友圈,咨询药材储备的亲们顿时爆满。近期降温,我家先生受凉感冒,这个理科男从多年前对中医攻击加抵触,到后来熏上艾条,戴上防疫香囊,本次还主动提出服用冰箱里的中药来。
无独有偶,一位朋友聊天时谈起一位中医爱好者家的冰箱,对开门,一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装药材的小盒子,一味中药一枚标签,像实验室一样。还医院传承讲习所的同学,讲到她家里的老人,一次突发脑卒中,立即从冰箱取出大剂量的回阳药,一边扎穴位,一边大火熬药,一边小勺喂药,终于捡回老人一条命。在这里,冰箱不只是保鲜箱,更是急救箱,当然不光是有药,还得有懂药的人,更重要的这个人具备正确处方用药的思想,就如同烹调百味、出神入化的大厨一样。
冰箱里的本草味,其实是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大部分国人的冰箱里都有中药,比如大枣、枸杞,就算冰箱没有,厨房也有,比如生姜、花椒等,伸手可取,居家可得,健康的护卫近在咫尺。此外,受凉了喝点生姜红糖水发汗驱寒,煮鱼蒸蟹放几片紫苏叶解鱼蟹毒,这些都是大众对药食同源的食材和药材的日常运用。特别是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实践,更让世人见识了本草治病救人的力挽狂澜,追忆了历史中本草战疫驱瘟的屡次奇功。这一缕缕绵延千年的本草味,不会因为岁月年轮的渐次厚重而消弭殆尽,不会因为世事沧海的纷繁变迁而没落遗忘,而会在生生不息的进化长河里历久弥新,因为,催生的是健康生活的力量。
(作者单位:重庆市医疗设备质量检测所)
版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