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地名里的古汉语续 [复制链接]

1#

“堡”有三个读音,三个意思,bǎo,用于防御的坚固的建筑物;bǔ,有围墙的村镇;pù,旧时的驿站,现多用于地名。不难看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合并起来没有问题,建议普通话中读bǎo,形声字,便于认读,意思上可分成三个义项。

山东有个莘(shēn)县,上海有个莘(xīn)庄,shēn是古音,xīn是今音。莘的本义是细辛,是一种药草,引申义是众多的样子。成语“莘(shēn)莘学子”,就是学生众多的样子,“秀才认字认半边”,很容易念成今音xīnxīnxúezǐ而遭遇尴尬。散人认为,新音产生,旧音不去,必然造成“两读”增加认读难度,应尽可能避免。“莘”本来就是形声字,既然“辛”已经读xīn了,那么“莘”也应跟着改读xīn,完全没有必要再读古代音,像“叶公好龙”一样,将标准放宽一些,将学习难度放低一些。

安徽蚌埠的读音为bèngbù,除此以外“蚌”都读bàng,二者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河蚌码头。以“丰”为偏旁的字还有玤、邦等,如此看来读bàng为好,为什么一定要读bèng呢?方言这样读而已,似乎没有其它理由。普通话中读bàng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至于方言中怎么读,地方自有章程。

广东番禺的番,读音有两个:fān以及pān。因“古无轻唇音”(即无f声母),番的古音当为pān,以pān为声符的字还有潘、磻、蟠等,以fān为声符的字则比较多,如:翻、藩、蕃、幡、璠、燔、蹯、墦等,综合考虑,读今音fān比较好,方言怎么读不干预。

江西有个地方叫“铅山“,大概历史上曾有铅矿,但方言中“铅”读yán,同偏旁字还有“沿”,此为古音。考虑到“铅qiān”是化学元素名,影响比较大,普通话中读qiān为宜,方言随意。

京畿一带“×各庄”甚多,如“赵各庄”、“李各庄”、“孙各庄”等等,什么意思?是各村各管各?当然不是,“各”很大可能是“家”的古音,南方方言中至今读“家”为gā,读快一点就是gē,可见“各”是残留在北方语言中的古汉语,是“语言化石”。我们看赵丽蓉的小品,常见她读“俊”为zùn,大概也是这种残留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