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耳鸣耳聋经方治疗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最好 http://pf.39.net/bdfyy/

少阳枢机不利:小柴胡汤;

心肾阳虚:桂枝四逆汤

太少两感:麻黄附子细辛汤

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汤

血瘀: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

1)少阳枢机不利:小柴胡汤;

原文: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邪犯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方证对应:耳鸣耳聋,口干口苦,胸胁胀满。

运用:在加减运用是要加磁石,石菖蒲以增强疗效;

舌苔黄腻,肝胆湿热:加龙胆草、茯苓清肝胆湿热。

2)心肾阳虚:桂枝四逆汤

组成:炙甘草二两,干姜两半,生附子一枚,桂枝一两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补心肾之阳

主治:心肾阳虚耳鸣耳聋伴见心慌汗出,双手自冒心,腰痛,怕冷,手足厥逆,舌淡苔白,脉沉弱。

方证对应:耳鸣耳聋,心慌出汗,腰痛,四逆,脉沉弱。

方义:此方内含治疗心阳虚的桂枝甘草汤和治疗肾阳虚的四逆汤,合而治疗心肾阳虚所致耳鸣耳聋。

运用:运用时加磁石、石菖蒲。

3)太少两感:麻黄附子细辛汤

组成:麻黄二两,细辛二两,炮附子一枚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温经解表

主治:治伤寒太少两感证,耳鸣耳聋兼恶寒重,怕冷,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者。

方证对应:耳鸣耳聋兼恶寒重,怕冷,神疲欲寐,脉沉。

4)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18g,炙甘草9g人参升麻柴胡橘皮当归白术各三分各6g用法:上咀,都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早饭后温服。如伤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轻重治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不升清证头晕目眩,视物昏瞀,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纳差便溏,舌淡脉弱。脉大无力。

方证对应:耳鸣耳聋伴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舌淡脉弱。脉大无力。

5)血瘀:桂枝茯苓丸合通气散

组成:桂枝10、茯苓10、牡丹皮10、桃仁10、芍药10、柴胡10、香附10、川芎5

用法:水煎服功效:活血化瘀,缓消症块。

主治:气滞血瘀所耳鸣耳聋或伴有疼痛拒按,肌肤少泽,口干不欲饮,面色晦黯,舌紫黯,脉沉涩有力。

方证对应:耳鸣耳聋伴肌肤甲错,瘀血。

运用:加磁石,石菖蒲运用效佳。

摘录:眩晕耳鸣案例

作者:毛进军

张某,男,56岁。年9月22日初诊。

主诉:头晕懵重伴耳鸣2个月余。

病史:2个月前,因天热时全身出湿疹,输液治疗时用电扇吹风,开始出现头晕懵重如裹伴耳鸣,头晕懵重时轻时重,耳鸣不停,夜间尤重,严重时影响睡眠,因耳鸣而心烦焦虑。曾多方治疗无明显疗效。求治。

刻诊:头晕懵重,耳鸣,颈项僵硬不适,无头痛,无干呕,无寒热,时出虚汗,口不苦,咽干口燥,但只用水漱口而不欲饮,纳可,二便调,舌质暗嫩,边有齿痕,舌下瘀斑,舌苔薄黄腻水滑,脉沉弦微数。

六经脉证解析:头晕,耳鸣,颈项僵硬不适,出虚汗,咽干,舌苔薄黄,脉弦微数,为少阳中风证。

口燥,只欲漱水而不欲饮,舌质暗,舌下瘀斑,脉弦,为瘀血。

头懵重,舌质嫩,舌苔腻水滑,脉沉弦,为太阴水饮上蒙清窍。

六经辨证:少阳中风证,兼夹饮、瘀。

病机:内外表里气机失畅,瘀热伤津。

治疗: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柴胡24g,黄芩9g,党参9g,旱半夏20g,炙甘草9g,桂枝15g,茯苓30g,丹皮15g,桃仁15g,赤芍30g,石菖蒲30g,生姜30g(切片),红枣8枚(掰开)。4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患者说,药后诸症减轻,头晕懵重好转,耳鸣减轻,耳内还时有一阵阵儿的闷塞感,睡眠仍然不安。上方加炒枣仁30g,继服4剂。

三诊:患者很高兴,诉白天耳鸣和闷塞感明显好转,只是夜静时还有耳鸣,仍然有阵发性头晕懵。颈项僵硬不适仍有但已减轻,时出虚汗,咽干,舌质暗嫩,边有齿痕,舌下瘀斑,舌苔白腻水滑,脉沉弦。

六经辨证:少阳太阴合病。

病机:内外表里气机失畅,水饮上犯。

治疗:小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柴胡40g,黄芩15g,党参15g,法半夏30g,炙甘草15g,桂枝20g,茯苓30g,生白术15g,石菖蒲30g,炒枣仁30g,生姜30g(切片),红枣8枚(掰开)。此方共服8剂,痊愈。

六经方证病机辨析思路

该案患者是因为外感风邪,由太阳传入少阳半表半里,少阳之邪阻于孔窍及中、上焦之间的气机出入通道,致使孔窍内外及上下通道的气机不利,气化不能上达,津液不能得下,又夹杂瘀、饮而致头晕懵重、耳鸣、颈项强、咽干口燥诸症。

该案主症就是少阳中风证,至于饮和瘀都是兼夹症。

证候病机关键在于内外表里气机不畅,瘀热伤津。治疗重点就主要着眼于疏导通利,兼祛瘀饮。

病人口燥咽干,可为少阳病气化不能上达之证,而口燥咽干、但漱水不欲咽,病机就是瘀血内阻了。

漱水不欲咽,也就是常说的口干不欲饮,指病人口燥咽干,只想用水漱口,而不欲咽下。常见于瘀血内阻或热性病热入营血分的病证,其病机一是气不化津,二是瘀血阻滞。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条说:“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这说的就是气不化津。阳明热伤了气,气不能化水为津液。胃中有停水,所以口干不欲饮。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中说:“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这一条中“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所说的就是瘀血内阻的病状。体内有血瘀,经络血脉阻滞,影响了津液的疏布上达。

故一诊方用小柴胡汤和解表里,通利孔窍,疏导少阳之邪。

合桂枝茯苓丸兼祛瘀饮互阻。

加石菖蒲,以其芳香为用,其性走窜,善能化湿浊之邪,而有豁痰宣壅、开窍通闭之功。《本经》说菖蒲:“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或延年。”加之以振清阳之气而助治疗头懵耳鸣。

二诊加枣仁,宁心安神以疗心烦而眠不安。《本经》说酸枣仁:“味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主邪结气聚、安五脏的功能,有助于治疗头晕、耳鸣、失眠。

三诊仍有阵阵头晕懵,考虑除了少阳未罢外,多与水饮上犯有关,故加重小柴胡汤的量,又合苓桂术甘汤加强化饮降逆之力。

有是证用是方,明确辨证,方证相应,疗效彰明。

往期文章:

耳鸣耳聋的中医治法,各种类型的都有了

经方难用?却其效如神

为何脾胃虚会九窍不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