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注射剂的问题,之前有讲过,很多医生、专家也科普过,最近有用户发消息向我们询问,介于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所以再次发文说一下。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中药注射剂有:喜炎平、炎琥宁、热毒宁、双黄连、鱼腥草、清开灵、痰热清、细辛脑等等。
无论你自己还是孩子,都要拒绝使用中药注射剂,因为中药注射剂没有明确的效用,但有可能造成过敏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
我们先来看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历年的报告:
1.年,莲必治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品种因严重不良反应被修改药品说明书。
2.年6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接到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例,死亡44人,鱼腥草注射液被暂停销售使用。
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第23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指出:穿琥宁注射剂和炎琥宁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问题较为突出,使用这两种注射剂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并谨慎用于儿童患者。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指出: 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14个大类中药注射剂报告10.3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余例次,占5.3%。与年相比,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同比增长58.2%,高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总体报告增长率;严重报告同比增长37.2%,低于总体严重报告增长率。
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第48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指出:警惕喜炎平注射液的严重过敏反应。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喜炎平注射液涉及14岁以下儿童患者病例报告达例,占整体报告的71.00%;其中严重报告28例,占整体严重报告57.14%。儿童报告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紫绀、呼吸困难等。有关喜炎平注射液过敏性休克病例共10例,其中5例为儿童患者。
喜炎平注射液易发生过敏反应,建议医护人员在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穿心莲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建议生产企业对说明书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增加不良反应描述,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尤其是加强儿童使用该品种的风险宣传,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
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有关脉络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例,其中严重病例报告例。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和心血管系统损害等,其中严重的过敏反应是脉络宁注射液的最为突出的不良反应。
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年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1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5.6%。其中前十位的药品为: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丹参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香丹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脉络宁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和黄芪注射液。
这还是我从历年报告中摘出的一部分。
拒绝的原因
1、中药注射剂没有明确的效用,但有可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副作用。我们应选择疗效明确、更安全的药。
2、中药注射剂被使用的病症,有安全的药物可以替代。比如发烧,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最为安全有效。
我们为了根本不需要使用或有安全药物替代的情况去承担这样的风险,实在是没有道理。
可能有人会说,我小时候注射过也没有事啊,现在活得好好的。但要知道,不良反应发生是有概率的,一旦发生,就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写这一篇文章,也是希望大家了解中药注射剂的危害,为了自己和孩子,坚决说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