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汉方名家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复制链接]

1#
北京学生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527124.html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伤寒论·少阴病篇》

麻黄4克细辛3克附子0.5?1克

(麻黄6克细辛3克附子6克)剂量供参考

本方应用:虚弱体质之外感初期,因寒发为少阴病有表证、发热、脉沉无力者。

1.虚弱者和老人之感冒、流感、支气管炎、肺炎等脉沉细而无力,微热,恶寒,全身倦怠、无力,嗜卧,头痛,或咳嗽,或关节疼痛等。

2.头痛、头冷、足冷者。

3.虚弱者之咳嗽,时觉背恶寒,吐稀薄水样痰,尿清长者。

4.因支气管喘息而脉沉属寒性者。

5.上额窦炎脉沉鼻塞或流清涕者。

6.三叉神经痛脉沉属寒性者。

目标

老人和虚弱者或外感初期误发汗太过,虽发少阴病,但有表证者。其目标为恶寒,微热,脉沉细,全身倦怠,乏力,嗜卧;颜面苍白,贫血貌,头部恶寒;其它还有身体疼重,手足冷,咳嗽,背部头部恶寒,吐稀薄样痰,尿清长量多,或浮肿小便不利。

方解

本方温散寒邪,使表热、表水缓缓发散。附子温散表寒,麻黄发散表之热与水;细辛、附子均属温性,善行血,逐寒水,温身体者。

加減

头部冷痛剧烈加防风、川芎。

头痛剧烈属巅顶、伴呕吐清水、心烦,可合吴茱萸汤。

方证鉴別

麻黄甘草附子汤:少阴病初期,少阴轻症2?3日后。

芍药甘草附子汤:恶寒,无表证,无寒水。

附子汤:恶寒,脉沉,身体痛,骨节痛。

吴茱萸汤:头痛,寒证,干呕上冲。

四逆汤:头痛,发热,脉沉细,下利清谷。

麻杏甘石汤:咳嗽,阳证、口渴,脉有力。

治验

1.喘息

如小青龙汤证之喘息,无力,脉弱沉小,恶寒者佳。友人小柳氏患喘息之痼疾,余与小青龙汤无效。小柳氏自己进行研究,诊为麻黄细辛附子汤之证,用此方有显著疗效。(大塚敬节氏《汉方治疗实际》)

感冒

55岁男子。平素体质虚弱,公务出差,在寒冷国家温泉浴,患感冒,勉强而归。恶寒发热,体温39℃。精神不振,恶寒难忍,疲乏已极,脉沉细而弱。与麻黄附子细辛汤2日量,服一帖全身温,汗出,午后而愈。服用这样良好的感冒药还是第一次,致以感谢。(作者治验)

总结:

麻黄附子细辛汤寒、虚各执一端,有表而复有里也,望诊患者的“精气神”可帮助我们快速辨证出麻黄附子细辛方证,若是少神懒言厚衣被的病人排除了热,辨出了寒、虚之象,麻黄附子细辛汤便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当然若表虚甚而漏汗不止的有桂枝加附子汤与之对立。最后我想补充鲍艳举老师在《六经辨证临床之路》中对少阴病的诊断标准:1.脉沉细无力;2.恶寒,恶风,汗出,低热或无热;3.周身关节疼痛;4.鼻塞、流涕。供大家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