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大力鼓励儿童临床急需品种申报,加强对非典型溶血尿毒症综合征、血友病、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儿童急需用药的审评。截至6月1日,药审中心已发布28批优先审评品种目录,将件注册申请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其中涉及儿童用药72件。下一步,将加强对儿童用药说明书的规范。
说明书已修改这些药儿童禁用
几天前,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修订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内容,明确指出儿童禁用柴胡注射液。其实,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在多份药品说明书的修改中,都明示了儿童禁用。
详情请戳↓↓↓
《紧急提醒烟台家长!这个用了70年的退烧药刚刚被宣布:儿童禁用!》
近年来国家对于药品说明书的修订,大多数都有涉及到儿童慎用或禁用的内容。
参麦注射液
年4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决定对参麦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和项进行修订。
明确提到,项应当包括:“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项应当包括:“心脏严重疾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及初次使用本品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注射用赖氨匹林
年1月3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决定对注射用赖氨匹林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等项进行修订。
修改为:“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用药后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参见”。
生脉注射液
年11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生脉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和项进行修订。
明确提到,项应当包括:“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孕妇禁用”。
项应当包括:“对儿童、年老体弱者、高血压患者、心肺严重疾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本品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临床用药监护”。
含可待因药品
年1月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等项进行修订。
增加以下内容:“12岁以下儿童禁用;哺乳期妇女禁用;”
项下,应注明“12岁以下儿童禁用本品。对于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12—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本品。”
感冒清制剂
年9月30日,国家食药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感冒清制剂说明书警示语、、、和特殊人群用药项进行修订。
明确提到:“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新生儿和早产儿、癫痫患者、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者禁用;高空作业者、车船驾驶者、危险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期间禁用”。
提到:“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婴幼儿慎用。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除了以上药物,还有哪些是宝爸宝妈应该特别注意的儿童用药?
小编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CFDA)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的网站上,找到了从年以来的部分关于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信息通报,其中,有因药物本身特性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有因患者个人体质差异或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
据CFDA年8月通报,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病例报告在喹诺酮类品种中较为突出。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为主,其中过敏反应问题较为典型。
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且部分不合理用药问题已成为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药物相互作用、儿童用药问题以及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请记住,18岁以下患者禁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
注射用头孢硫脒
据CFDA年12月通报,注射用头孢硫脒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身抗感染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临床用于敏感菌所引起呼吸系统、肝胆系统、五官、尿路感染及心内膜炎、败血症。
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皮疹、瘙痒、寒战、高热、呼吸困难等。用药分析显示,例儿童患者(占53.9%)的用药频率为一日一次,不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分2-4次给药;18例儿童患者用药剂量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每日最大剂量。
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注射用头孢硫脒,将每日推荐剂量分次使用,尤其在儿童用药时,避免单次给药剂量过大或每日总量超剂量。
维生素K1注射液
据CFDA年12月通报,维生素K1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和心血管系统损害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用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
维生素K1注射液在临床上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超适应症用药、给药途径不当,速度过快以及超剂量用药。
维生素K1注射液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应权衡利弊谨慎用药。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
据CFDA年5月通报,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使细菌膨胀、裂解而发挥杀菌作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适用于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中病情较重需要住院治疗或不能口服的患者。
不良反应/事件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等。严重病例主要表现为:血尿、急性肾衰竭、肾功能异常、间质性肾炎等。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肾损害多为速发型反应,严重程度具有剂量相关性,剂量越大,严重程度越高,但经及时停药救治预后较好。以50岁以上人群和10岁以下儿童多见。在正常剂量和超剂量使用下均有发生肾损害的可能性,因超剂量用药引起的肾损害起病时间短、恢复慢,更为严重。
喜炎平注射液
据CFDA年6月通报,喜炎平注射液的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止咳止痢。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
喜炎平注射液易发生过敏反应,对穿心莲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不得超剂量使用。
盐酸氨溴索注射剂
据CFDA年9月通报,氨溴索为溴已新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适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早产儿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局前3位的不良反应依次表现为: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和过敏性休克。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显示,该产品在临床上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此现象在儿童病例中尤为突出。79例儿童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病例报告中,用药剂量超出盐酸氨溴索剂量范围的为51例。与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除与药品本身特性有关外,还与患者个体差异、超剂量使用、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当配伍用药、输液速度过快等有关。
细辛脑注射剂
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修订细辛脑注射剂说明书的通知》(食药监办药化管〔〕78号)。要求细辛脑注射剂(包括细辛脑注射液、细辛脑氯化钠注射液和注射用细辛脑)的说明书应增加项,强调“6岁以下儿童禁用”。
其易造成的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紫绀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喉水肿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面部水肿等;心血管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动过速等。
甲氧氯普胺
据CFDA年5月通报,甲氧氯普胺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药,目前,我国批准的甲氧氯普胺制剂包括片剂、口服液、注射剂、栓剂等。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及文献报道(截至年5月)中,儿童使用甲氧氯普胺后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锥体外系反应)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成年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僵硬、肌肉不随意收缩、抽搐、震颤等。迟发性运动障碍又称迟发型多动症,是一种不可逆的锥体外系反应,长期使用甲氧氯普胺的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
儿童及老年人应谨慎使用甲氧氯普胺,并密切监测锥体外系反应。处方中应注意用药剂量,连续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据CFDA年4月通报,单磷酸阿糖腺苷临床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近年来,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较多,超适应症用药现象比较突出,14岁以下儿童使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发生不良反应的报告约占80%。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高热、过敏性休克、紫绀、呼吸困难、抽搐、白细胞减少等。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引起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发生血液系统损害。
截至年,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研究资料,用于儿童治疗时应权衡利弊。
清开灵注射剂
据CFDA年4月通报,清开灵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并且部分不合理用药问题已经引起严重不良事件。
不合理用药现象值得我们重视的儿童用药问题:死亡病例中,27%的患者为14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存在多组液体、多种药品混合滴注的现象,输液量较大,其中2例为左心衰抢救无效死亡,可能与输液量大、输液速度快有关。还存在着配伍禁忌用药、过敏体质用药以及超适应症用药等问题。
儿童患者应谨慎使用。
很多药物都易诱发过敏反应,宝爸宝妈们一定记住易引起自家宝宝过敏的成分。一些药物在儿童用药上存在明显的超剂量、超适应症用药以及其他不合理使用情况,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出现。
为了孩子的健康,
请将这些名字牢牢记住,
并随手转给身边家长!
同意的请点亮右下方
本文来源:烟台日报、央视新闻、健康中国周刊,截图来自央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