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入冬以来
随着气温一路走低
全国多地出现了流感高发现象
医院呼吸科病人数量创历史新高
医院的门诊病人数量突破历史极值
医院连急诊医生都得了重感冒
医院不得不贴出告示
▼
流感这种季节性病症又进入了高发期
桂林也有学校停课!
从年11月下旬开始
医院看感冒的孩子比以往确实有了明显增加
人数基本上“翻了两番”
不少市内的中小学为了防止病情扩散,纷纷停课、放假
▲医院门诊室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
流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但是国家卫计委的整体监测显示
全国流感的流行水平
总体仍在预期范围之内
大家不必对此恐慌
不过医疗专家提醒
一定要注意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科学防治,对症下药
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呢?
▼
流感病毒来势汹汹
所以大家千万不能大意
用科学方法来应对这场“流感大作战”
▼
我们该如何预防病毒
一般预防
1、保持乐观情绪,保暖防寒;根据环境条件,适度和适当方式运动锻炼,强体防病。
2、饮食清淡,合理搭配膳食营养。做到饮食五味均衡,春季宜吃甘味食物,适量进食酸性食物,健脾疏肝,提升机体抗病能力。
3、重视手卫生和口鼻卫生,正确方法勤洗手,清洗鼻腔,避免揉眼、抠鼻等不良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4、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流涕、喷嚏等症状时,应戴口罩,尽早就医,积极治疗,尤其是婴幼儿、老人、呼吸系统慢性疾患(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哮喘)患者及孕妇等高危人群。
5、接种流感疫苗。
药物预防
一般人群预防
▼
方药:板蓝根10g贯众10g淡豆豉6g生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连用3天。
老年人、婴幼儿及体虚人群预防
▼
方药:炙黄芪10g防风10g炒白术6g板蓝根10g贯众10g淡豆豉6g生甘草3g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连用3天。
我们该如何辨证施治
汤剂治疗
1、邪犯肺卫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咳嗽,少痰,苔白,脉浮数。
病机:疫毒袭于肺卫,致营卫失和,肺失宣肃。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0g连翘15g贯众12g淡豆豉6g荆芥3g防风10g牛蒡子10g芦根各15g生甘草6g
加减: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者加麻黄6g、羌活6g;咳嗽甚者加炙枇杷叶10g、浙贝母10g、苦杏仁6g;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0g、苏梗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一次,煎30-40分钟,分2次口服。
2、毒犯肺胃证
临床表现:发热,或恶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浮滑数。
病机:毒犯肺胃,胃失和降。
治法:清热解毒,祛湿和胃。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葛根芩连汤和藿朴夏苓汤加减。
葛根20g黄芩10g黄连6g苍术10g藿香15g姜半夏15g厚朴6g连翘15g茯苓15g白芷6g防风6g
加减:腹痛甚者加炒白芍15g、木香6-10g、炙甘草10g;咳嗽重者加炒杏仁10g、蝉蜕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3、疫毒壅肺证
临床表现:高热,咳嗽少痰,胸闷憋气,气短喘促,或心悸,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口唇紫暗,舌暗红,苔黄腻或灰腻,脉细数。
病机:疫毒壅肺,肺失宣降,痰瘀闭肺。
治法:清泄肺热,解毒化瘀。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10-15g生石膏30g(先煎)炒杏仁10g黄芩10g知母10g浙贝母10g葶苈子15g桑白皮15g蒲公英15g水蛭10g赤芍10g丹皮10g蝉衣10g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6-10g(据具体病情确定剂量),芒硝(10-15g,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不能口服者,鼻饲或保留灌肠。
4、水凌心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气急,心悸,胸闷,烦躁夜间尤甚,喘息不得平卧,口唇青紫,指甲发绀,或尿少、尿闭,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数无力。
病机:喘脱伤阳,阳虚水泛,水气上逆,射肺凌心。
治法:泻肺逐水,温阳扶正。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葶苈大枣泻肺合参附汤加减。
葶苈子20g生大黄9g椒目15g汉防己10g生晒参30g(另炖)制附子10g(先煎1小时以上)大枣10枚炙甘草10g
加减:水肿、喘息较甚,二便不利,体质尚好者,可短期应用峻下逐水药物,如商陆、牵牛子,以泻肺逐水;胸闷心悸,唇甲青紫,酌加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水蛭活血祛瘀;痰浊内闭,神志不清者,加用安宫牛黄丸或苏合香丸以芳香开窍。
5、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高热或低热,咳嗽,憋气喘促,神情淡漠,手足不温或肢冷,冷汗,唇甲紫绀,脉沉细或脉微欲绝。
病机:邪毒内陷,阴竭阳脱。
治法:扶正固脱。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参附汤合生脉饮加减。
人参15g(另炖)麦冬15g五味子10g干姜10g炮附子10g(先煎1小时)山萸肉30g炙甘草6g生龙骨30g(先煎1小时)生牡蛎30g(先煎1小时)
加减:喉中痰鸣,苔腻者,加天竺黄10g、胆南星10g、鲜竹沥水20ml。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不能口服者,鼻饲或保留灌肠。
6、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低热,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舌暗或淡红,苔薄腻,脉弦细。
病机:热病后期余邪留恋,气阴伤损。
治法:益气养阴,兼清余热。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生脉饮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太子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丹参15g石膏20g淡竹叶10g青蒿10g炙枇杷叶10g焦三仙各10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多次频服。
中成药治疗
注意辨证使用口服中成药或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配合使用,注意遵照说明书使用。
1、解表清热类: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2、清热解毒类:可选用蒲地蓝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炎琥宁注射液等。
3、清热开窍化瘀类: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等。
4、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滴丸、胶囊)。
5、止咳化痰平喘类:麻杏石甘口服液、痰热清注射液等。
6、益气固脱类: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非药物治疗
1、高热不退者,可选大椎、曲池、十宣等穴位放血及刺络拔罐治疗;
2、根据病情,给予刮痧、拔火罐辅助治疗。
无法自行判断病情机理的
医院就医或找崇华中医街上的中医师面诊咨询
▼
中国·崇华中医街(桂林)
中国崇华中医街(桂林)位于广西桂林中隐西路1号,被誉为“中国中医药文化第一街”。这里以“儒、释、道、医”等文化元素为设计,汇聚4位国医大师、一大批国内名老中医,壮医、瑶医、侗医等少数民族医疗在此大放光彩,逐步形成了以针灸治疗中风;以手法与药物相结合治疗中老年颈椎、腰椎与骨科类疾病;以及治疗妇科、脾胃病的品牌。
中国崇华中医街(桂林)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门票免费,欢迎世界各地的医学爱好者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