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种在果园中,果药双丰收,种细辛,有收益 [复制链接]

1#
根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679459.html

细辛,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味常用的中草药。近几年来,细辛的市场价格较为稳定,因此,部分农户都想利用荒坡地或果园地进行细辛种植。但是,苦于不知道细辛的种植方法。下面,我们就聊一聊细辛以及细辛的栽培管理方法。

一、细辛的形态特征

细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须根系,一般有两片具有长柄的基生叶,叶片呈卵状心形或肾形,叶片上被有密毛。花朵呈紫棕色,顶端3裂,裂片向外反折。

二、细辛的种子特征

细辛种子呈卵状圆锥形,表面呈深褐色或棕黑色,背面隆起呈弧形,有突出的脉纹,腹面有一个浅凹沟,附有黑色肉质假种皮。千粒重大约4.89克。

三、细辛的生物学特性

●土壤要求

细辛喜腐殖质较多的土壤环境,不适宜在黏性较大的土壤上栽植。一般情况下,在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因此,在种植细辛时一定要做好地块选择,否则,有可能导致其植株生长不良。

●水分要求

细辛较耐旱,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是,过于干旱则会导致细辛植株生长不良。因此,在细辛生长期间应视土壤干旱情况适度浇水。不过,细辛不耐水渍,如果遭遇连阴雨天气,一定要及时排水,以免导致细辛“沤根”。

●环境温度要求

细辛为阴生植物,喜生于荫蔽度为50%-60%的背阴坡地或疏林下,非常忌讳阳光直射,有较强的耐寒能力。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C~22℃。倘若温度低于5°C或超过26°C时,其植株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因此,环境温度对于细辛的正常生长非常重要。

四、细辛的高产种植方法

(一)准备苗床

将2份牛马粪与3份细土搅拌均匀,然后铺在地面上,厚度为14厘米,宽度与长度按实际育苗需要取舍。牛马粪铺好并浇足水后即可成为苗床使用。

(二)繁殖

细辛有三种繁殖方法,即种子繁殖、分株繁殖与根茎繁殖。

●种子繁殖

由于细辛种子上的胚轴需低温阶段才能完成后熟,因此,最好采用随采随播的方式进行繁殖。当6月份果实由紫红色变为粉白色且果实柔软时摘下果实,然后去掉种皮,立即进行苗床播种。如果将种子放置一个月后再进行播种,有可能种子已经失活,无法发芽。

●分株繁殖

可在夏季时,挖出细辛的地下根茎,然后用利刀分割后栽于苗床上。分割出的植株上应带有1-2个芽眼,否则,难以成活。

●根茎繁殖

挖取细辛的根茎,然后将根茎剪成2-3厘米的小段,最后埋入苗床上即可。

(三)选(整)地施肥与种苗移栽

●选地

应选择坡度为30度以下的阔叶林或果园栽培,如果地块的遮荫度低于60%,则应搭建遮阳网。

●整地施肥

在细辛移栽前,应先进行施肥整地。细辛较喜肥,因此,在耕作前应多施底肥。原则上每亩应施入厩肥公斤;人粪尿公斤;复合肥40公斤。施肥后深耕耙平并做畦,以便天气干旱时浇水使用。畦宽大约为1-1.3米左右。

●移栽

当细辛苗长出两片真叶后即可进行移栽。移栽前,先按株行距5-10厘米的距离挖穴,穴深约为5厘米。穴挖好后将苗床上的细辛苗带土挖出,然后将细辛苗栽植于穴内并浇水覆土即可。原则上每穴应栽植细辛苗8-10棵。

●剔苗、间苗

当细辛苗高10厘米时进行剔苗和间苗。原则上每穴留一棵壮苗,其余的苗子一律剔除;同时,应按株行距为10-15厘米的距离进行间苗。

(四)大田管理

●中耕除草

当细辛苗高8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此次中耕一定要浅中耕,以免锄头伤及细辛的根系;当苗高1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此次中耕的深度可以适当深一些,用以增加苗床的透气性,但中耕深度不能超过8厘米。在7月份时,可进行第三次中耕。

以后各年,每年可中耕两次,分别在5月底和7月初进行。

除草应随时进行。只要发现田间有杂草出现,应立即拔除,以免杂草与细辛争夺养分和水分。

●追肥

每年追肥应分别在5月初和10月份时进行两次。第一次追肥可亩追人粪尿水公斤/亩;第二次追肥可追施土杂肥公斤/亩。

●浇水

浇水应随时进行。当发现土壤过于干旱时应及时进行浇水,用以保证植株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调节荫蔽度

当苗高15厘米时,应调整一下荫蔽度。将荫蔽度调整为30%-50%为宜。如果在果园中种植细辛,可适当摘除一些果树的叶子,以便细辛能够接受较多的光照,利于其植株的生长。

●覆盖

为了防止冬季天寒时冻坏细辛地下根茎,当每年的11月份时,可以用杂草将细辛覆盖起来,然后在杂草上盖一层细土即可。当翌年开春时,再将细辛上覆盖的杂草和细土清除。

(五)采收与产地加工

细辛一般在栽植4-5年后即可进行采收。采收后,去净泥土,置于通风干燥处阴干(切勿水洗和暴晒,否则,就会降低药材质量)。

五、细辛的病虫害防治

白芍的主要病害有叶枯病、叶斑病、白粉病、疫病、菌核病、锈病等;主要虫害有卷叶螟、细辛凤蝶、根线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

●叶枯病

叶枯病主要为害细辛茎叶,常常造成茎叶干枯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摘除病叶并烧毁。可采用50%托布津-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58%甲霜灵锰锌倍液、65%代森锌倍液、或1:1:倍的波尔多液等进行喷雾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5天。

●叶斑病

叶斑病在初夏高温季节时多发,主要为害细辛茎叶,常常造成细辛茎叶枯萎。

防治方法:发病初起时,可采用80%乙蒜素+丙环唑(叶斑病专用乙蒜素)-倍液、大生M-80粉剂倍液、80%络合态代森锰锌-倍液、50%瑞毒霉倍液、70%甲基硫菌灵倍液等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连续防治2次,间隔期为7天。

●白粉病

在4月末或5月初时,细辛易感染白粉病。细辛植株一旦染病,其茎叶上很快会出现一层白色粉末,随后茎叶逐渐发黄而枯死。

防治方法:可采用1:0.2:0.3:的波尔多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倍液对植株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为5天。

●疫病

疫病主要为害细辛叶片和叶柄。主要症状是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绿色病斑及白色菌丝,叶柄上也出现褐色病斑,造成细辛倒伏。

防治方法:可采用1:1:波尔多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倍液、58%甲霜灵猛锌可湿性粉剂倍液等喷雾防治。一般需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为7-10天。

●菌核病

菌核病主要为害细辛的根部。当根部感染后,叶片变黄,植株倒伏、枯死,根茎上布满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同时要调整遮荫度,使细辛植株多晒一些太阳。另外可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或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倍液、0.2%-0.3%的波尔多液或13波美度石硫合剂等喷洒细辛植株茎基部和老叶或地面上。

●锈病

锈病主要为害细辛叶片,严重影响细辛叶片的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可采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40毫升/亩,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克/亩,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5-30克/亩,兑水50-70公斤后进行喷雾防治。一般需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为5天。

●卷叶螟

卷叶螟为害细辛叶片。

防治方法:可采用敌百虫-倍液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防治2次。间隔期为7天。

●细辛凤蝶

细辛凤蝶主要危害细辛的叶片和叶柄。

防治方法:既可人工扑杀,也可采用80%敌百虫倍液喷雾防治。一般需要防治2次。间隔期为7天。

●根线虫

根线虫常常导致细辛的根茎受害。

防治方法:可采用10%克线磷,每亩用量3-5公斤,在移栽耕地前,均匀撒施后耕翻入土进行预防。

●蛴螬

蛴螬主要危害细辛的块根。

防治方法: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克,加水10倍后喷于25-30公斤的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沿细辛根部附近进行条施防治。

●蝼蛄

蝼蛄主要危害细辛的根茎,造成根茎缺损。

防治方法: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公斤掺入细土15-30公斤后撒在细辛的根部进行防治。

●地老虎

地老虎主要危害细辛的根茎。

防治方法:可采用黑光灯诱杀或采用90%敌百虫-1倍液灌根。

结语:细辛是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较大。因此,种植细辛的经济效益较好。如果有些农户具备一定的种植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种植。一般情况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绍的方法进行种植,都是能够种植成功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