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玲 https://mysk.familydoctor.com.cn/304261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林辉通讯员马旭冀慧丽
在医院里有一片特别安静的区域,医护人员和患者像亲人一样彼此熟悉而有默契。这里没有人声鼎沸,没有步履匆匆,只有在机器运转的细微声音中,伴随着血液缓缓地流动,在流动中送走了死神的威胁,迎来了患者生的希望,这里就是血液净化中心。
血液净化就是俗称的血液透析,用血液透析方法代替受损肾脏工作,进而使患者生命得到维持,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治疗方法,他们必须接受一周内2到3次的血液透析治疗。所以,春节前后,在大家忙着过年、采购或者陪伴父母孩子的时候,血液净化的工作人员们也一直坚守在他们身边。
从去年除夕到大年初六,血液净化中心共透析患者人次左右,床旁透析小时左右。在红彤彤的血液流入患者身体的同时,这一群白衣天使也在履行着保护特殊病患群体的特殊使命,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患者生命的希望,成为最美的坚守者。
科室主任张效功介绍,尿毒症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以前通常是老年人发病率比较高,但是近年来,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尿毒症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显著升高。
那么,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尿毒症?
实际上,年轻人患尿毒症早已不是新鲜事。而一检查就查出是肾衰竭、尿毒症的病人也不是个例。由于肾病早期比较隐匿,常无特异性症状,早期肾功能损害时,人们往往很难察觉。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肾脏损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发现就是肾衰竭,甚至是尿毒症了。
在此,张效功主任提醒:
这些行为很伤肾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年轻人不注重健康检查,同时还伴随着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1.不注重体检
很多患者都是不听医生的话,生生拖成了尿毒症,让人很痛心。
相对中老年人,年轻人更少体检,而年轻人读书时期基本上零体检,工作后也常常仗着年轻,再加上工作忙,不重视体检,反而成了危险群体。从而无法较早地发现健康问题,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并发症也包括尿毒症。
2.熬夜、晚睡
熬夜对肾脏是有影响的。肾脏基因有13%跟生物昼夜节律有关。肾脏24小时维持人体运作,但肾脏的运作也有“生物钟”系统,肾脏血流量到了晚上,会减少一半,运作效率比白天低,熬夜会导致肾脏的“生物钟”紊乱,肾脏没有休息的时间,因此会很受伤。
3.滥用药物、保健品
滥用药物、保健品同样会增加肾脏负担,某些非甾体类消炎药对肾脏甚至是有毒性的。一些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比如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广防己、细辛、追风藤等也有肾毒性,可能造成肾衰竭,服用时一定要遵医嘱。
所谓“是药三分毒”,保健品也一样,滥用、过量服用保健品同样会加重肾脏负担,对肾脏造成损害。
4.把饮料当水喝
年,广东台报道,有一位透析患者,大家总爱打趣称他为“可乐哥”。因把可乐当水喝,一天最少喝两三瓶,医生当场诊断为尿毒症晚期,当时他只有24岁。
5.吸烟
年发表在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吸烟具有明显的肾脏毒性作用,可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学结构,引起尿蛋白排泄率增高,进而损害肾功能,增加发生终末期肾病的风险。
6.过度疲劳
过度劳累是诱发肾脏疾病的原因之一。根据临床接诊的急慢性肾炎患者的情况来看,约有70%左右的肾炎病人发病与长期的过度劳累有关。
因为人在疲劳状态下,加上工作、精神紧张,特别容易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经常如此会导致反复的细菌、病毒感染,增加出现免疫反应的机会,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腰酸腰痛、腿肿、眼睑浮肿、蛋白尿,甚至导致血压升高、头晕等表现,最终发生肾脏损害。
7.经常憋尿
憋尿不仅容易引起尿路感染,还会损伤肾脏功能。如果尿液滞留过多,超过膀胱的储量,便会向输尿管回流,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尿毒症。
这些异常都是肾脏在求救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减少伤肾行为,还要早发现肾脏的求救信号,该如何及早地发现肾脏在求救呢?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小心是肾脏出了问题。
1.尿色异常
正常的尿液为清亮的淡黄色,如果尿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如变成了咖啡色、深茶色,或者是肉汤、西瓜汤类的颜色,则可能提示肾脏出了问题。
2.尿量异常
人体每天正常的排尿量为-ml,如果每天排尿量少于ml则称为少尿,如果多于ml,则为多尿,二者均为异常现象,都要小心,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
3.夜尿增多
正常人夜间排尿次数不超过2次,每次约ml-ml,排除失眠、临睡前大量饮水或进食利尿食物等因素,如果夜间尿量增多,甚至多于白天的尿量,医院去检查。
4.出现水肿
如果尿蛋白大量流失或者水负荷过高,人就会出现水肿的情况。如果没有心脏或肝脏的其他问题,水肿就要警惕是不是肾脏出了问题。
5.肾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肾脏疾病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如果年轻人发现有高血压,且没有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就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有可能存在肾性高血压。
6.定期体检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体检!
特别是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如肾脏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龄(65岁)及肥胖等,应开展一级预防,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和血肌酐的检测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此外,发现早期肾病,最便利、最经济的方法便是肾脏B超检查,建议这几类人每年做一次肾脏B超检查:
●40岁以上,尤其是男性;
●有肾癌家族史;
●肥胖;
●长期酗酒、吸烟、熬夜;
●罹患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特别是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
●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有毒物质或工作环境污染严重的人群。
当身体不舒服时,一定要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身体可不能“熬一熬”就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