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素
本
草
承习道家思惟
探究保守古中医之底蕴
承担进展更吻合当代人的道家医学编制
尽力使得中医惠及更多人
希望尘寰人无病,宁肯架上药生尘
细辛
简
话
为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枯燥全草。前二种习称“辽细辛”。夏令果熟期或初秋采挖,撤废泥沙,阴干。
别号:小辛(《本经》),细草(《吴普本草》),少辛(《提要》),独叶草、金盆草(《中药材手册》),隐士参(江苏)。
成效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①《本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
②《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齆鼻,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可,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
③陶弘景:“患口臭者,含之多效,最能除痰明目。”
④《药性论》:“治咳逆上气,恶风,风头,兄弟拘急,安五脏六腑,添胆气,去皮风湿庠,能止眼风泪下,明目,开胸中滞,除齿痛,主血闭,妇人血沥腰痛。”
⑤《日华子本草》:“治咳,消死肌疮肉,胸中结聚。”
⑥《本草衍义》:“治头面风痛。”
⑦《珍珠囊》:“主少阴苦头痛。”
⑧《提要》:“治口舌生疮,大便燥结,起目中倒睫。”
⑨《本草通玄》:“主风寒湿头疼,痰歇气壅。”
⑩《本经逢原》:“主痰结湿火,鼻塞不利。”
(1)散发风寒:用于风寒伤风或风寒而至的头痛,可配麻黄、藁本。
(2)温经止痛:用于寒邪入络之肌肉关节痛。
(3)温化寒痰:用于稀痰壅盛的慢性支气管炎。
(4)宜通肺窍:用于鼻炎、鼻窦炎。
仔细:气虚多汗,贫血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曾青、枣根为使。恶狼毒、山茱萸、黄芪。畏滑石、消石。反藜芦。”
②《药性论》:“忌生菜。”
③《本草经疏》:“凡病内热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贫血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
④《得配本草》:“风热阴虚禁用。”
往期精选
逐日本草——荆芥逐日本草——葱白云鹤道长谈“三观三易”之观人——《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