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
传说唐代诗人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活异常艰辛,往往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一日早晨,杜甫喝下一碗两天前的剩粥,不久便呕吐不止,腹部剧痛难耐。但他蜗居茅屋,身无分文,根本无钱求医问药。这时,一位白发老翁刚好路过他家门前,见此情景,十分同情杜甫,询问完病情后说道:“你稍待片刻,待老夫采药来为你治疗。”
过不多久,白发老翁采摘了一把长着白色柔毛的野草,将其煎汤让杜甫服下。杜甫服完之后,病痛慢慢消除了,数日后痊愈。因“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杜甫就将此草起名为“白头翁”,以表达对那位白发老翁的感激之情。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切薄片。
本品气微,味微苦涩。以切面色淡黄、根头部有白色茸毛者为佳。生用。
苦,寒。归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热毒血痢
本品苦寒降泄,专入大肠经,能清热解毒,清泄湿热,散瘀化滞,凉血止痢,尤善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对热毒血痢和湿热痢疾均有较好的疗效,为治痢之良药。
热毒血痢,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可单用,或与黄连、黄柏、秦皮等同用,如白头翁汤(《伤寒论》);
若为赤痢下血,日久不愈,腹内冷痛,则与阿胶、干姜、赤石脂等药同用。2.阴痒带下
本品性味苦寒,又具清热燥湿之效,亦可用治下焦湿热所致之阴痒、带下,常与苦参、白鲜皮、秦皮等配伍,煎汤外洗。煎服,9~15g。虚寒泻痢者忌服。
阅读往期内容,请直接点击下方蓝色文字!
向下滑动查看
中药小故事——桂枝
中药小故事——芍药
中药小故事——甘草
中药小故事——生姜
中药小故事——大枣
中药小故事——葛根
中药小故事——杏仁
中药小故事——厚朴
中药小故事——附子
中药小故事——麻黄
中药小故事——人参
中药小故事——石膏
中药小故事——粳米
中药小故事——知母
中药小故事——茯苓
中药小故事——白术
中药小故事——芒硝
中药小故事——大黄
中药小故事——半夏
中药小故事——黄柏
中药小故事——黄芩
中药小故事——黄连
中药小故事——柴胡
中药小故事——细辛
中药小故事——猪苓
中药小故事——五味子
中药小故事——泽泻
中药小故事——栀子
中药小故事——淡豆豉
中药小故事——枳实
中药小故事——栝楼
中药小故事——胶饴
中药小故事——牡蛎
中药小故事——龙骨
中药小故事——铅丹
中药小故事——常山
中药小故事——水蛭
中药小故事——虻虫
中药小故事——桃仁
中药小故事——葶苈子
中药小故事——文蛤
中药小故事——桔梗
中药小故事——巴豆
中药小故事——贝母
中药小故事——芫花
中药小故事——大戟
中药小故事——甘遂
中药小故事——赤石脂
中药小故事——太一禹余粮
中药小故事——旋覆花
中药小故事——代赭石
中药小故事——瓜蒂
中药小故事——赤小豆
中药小故事——阿胶
中药小故事——麦门冬
中药小故事——麻仁
中药小故事——滑石
中药小故事——蜂蜜
中药小故事——茵陈蒿
中药小故事——吴茱萸
中药小故事——连翘
中药小故事——生梓白皮
中药小故事——鸡子黄
中药小故事——地黄
中药小故事——葱白
中药小故事——人尿
中药小故事——乌梅
中药小故事——当归
中药小故事——蜀椒
中药小故事——通草
中药小故事——天门冬
中药小故事——葳蕤(玉竹)
中药小故事——升麻
免责声明:本公共账号除发布的部分原创外,其余均摘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如有侵权之处,敬请及时告之,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北京誠敬堂公益中醫診所邀您一起同行
往期回顾
?緣起?
北京誠敬堂中医公益診所
诚敬堂新设烫烧伤科室---烧伤烫伤者福音---这是最温暖的地方!!一封烫伤患者的来信一封来自福建母子的来信一封来自患者母亲的感谢信一封来自北京患者的求医心得分享神奇的烫伤膏---诚敬堂中医诊所神奇的烫伤膏---辽宁锦州烫伤患者诚敬堂中医雷大夫:给老年失眠患者的靠谱建议!诚敬堂中医雷大夫:请告诉父母(2)安寝十要,有效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