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黄附子增味汤寒热互济开郁结 [复制链接]

1#
治疗扁平疣北京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314/8744649.html

方药组成

组成:大黄5克,炮附子5克,川楝子10克,淡干姜10克,山楂核15克,元胡10克,木香5克,小茴香10克,橘核仁10克,青皮10克,生甘草10克。

加减:小腹胀满加炒乌药、炒香附;伴有泌尿感染者加桉树叶、瞿麦;大便秘结者加生白术、火麻仁。

功效:寒热互济,开结散郁,行气消胀。

主治:男子疝气、女子下焦杂症。

用法:水煎服。一日1剂,煎取2次,分2~3次服用。不得冷服。

方解:本方的整体组成来源于罗止园《止园医话》,原出处没有方名。原文为“中医治疝之药,率用川楝子、小茴香、青木香、橘核仁、荔枝核、山楂核、元胡等,轻症疝气,相当有效,甚则用附子,其效卓然。然以余之经验,最效之方,则为附子与大黄合剂,此种用药系合大热大寒,同时并用,纵有古方,未免骇俗。然余实已经过数十年之临床实践,以附子、大黄,加入普通治疝之药中,即上列川楝子等药速收特效,不可思议,此治外疝之经验谈也。”大黄附子合剂,在张仲景书中叫大黄附子汤(内含细辛),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篇,而在《伤寒论》附子泻心汤中,亦有大黄附子配伍。大黄附子汤主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附子泻心汤乃治寒热互结的痞证。既是寒证,自然用温药下之,为何用苦寒之大黄呢?这一方面是为了监制附子大辛大温伤阴之弊,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开结所用,清代医家邹澍《本经疏证》说得好,“大黄实斡旋虚实通和气血之良剂”。大黄与附子的配伍可以说是这个方的骨架,其余药物多是理气解郁、疏肝散结之用,抽掉这个骨架,整个方子的功效就会大减。

典型病案

左某,62岁,炊事员,年夏初诊。

患者形体消瘦,罹患疝气3年,因拒绝手术而求中医治疗。言退休后常被乡亲们请去做饭做菜,每因站立劳作而致睾丸胀痛偏坠,伴少腹作痛,此时必须休息后才能继续劳作。在当地也服用过中药,多是理气疏肝之味,效果甚微。诊其脉象弦细无力,舌苔白腻,其他无痛苦。随用大黄附子增味汤治之,处方:大黄5克,炮附子5克,炒山楂15克,川楝子10克,淡干姜10克,木香5克,小茴香10克,醋元胡10克,青皮10克,橘核仁10克,炒乌药10克,生甘草10克。服用6剂后,未闻其果。半年后来诊,言服用上方6剂后,疝气之苦从未发作。近又感睾丸胀痛,要求仍用上方治疗,照书上方,嘱服6剂,半年未发作。

按本案是毛德西教授用大黄附子增味汤治疗疝气的第一例病人。患者服用此方,每服6剂,其疝气半年可无复发,效用之奇,出乎预料。《止园医话》言:“将附子与大黄加入普通治疝气方中,收效迅速。”毛德西治疗多例疝气,验证此条经验,乃非虚语。《岳美中医话集》中介绍罗止园的方子有3个,一个是治疗偏头痛的,一个是治疗肺痨咳血的,另一个就是这个治疗疝气的。岳美中说:“本方主药为附子、大黄,大寒药与大热药相配伍,可起激化作用,攻邪之力雄猛,舍此,止痛效力当即逊色。”依据大黄与附子配伍的激化作用,毛德西还常常将此方用到其他疾病,如妇女盆腔炎、子宫肌瘤,以及慢性结肠炎等疾患,只要有小腹坠胀疼痛之苦,加之有白腻舌苔(无舌苔者,使用的几率少)者,用之多有疗效。

感谢您阅读本文,这里是国医经方领域最具价值公众平台——中华经方大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中医同仁请
  会议时间:9月9日——11日(9月9日全天报到)

三、会议地点:医院

四、会议内容: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研修班,继续教育项目名称:“专病专科仲景经方高级研修班”,项目编号T4002003;

2.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景源教授、中药泰斗祝之友教授亲自授课;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青年名中医大型义诊活动;

3.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拜师传承活动;

4.《名中医专病专科经方临证传薪录》、《专病专科合理用药与教训》、《当代名中医专病专科临证精华》书的编写工作会议(探讨编写框架、确定编委会人选,如主编、副主编等);

5.“医院万名经方人才提升工程”和“中和经方精方人才培养走基层进社区活动”基地揭牌仪式;

五、会议费用:

元/人(含会议费、资料费等);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差旅费回单位报销。

六、论文征集:

1)内容:1.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与科研机构、医药专病专科/学科建设发展交流;2.专病专科常用经方、名方临床应用及经典研讨;3.名老中医常用经方经验传承等。

2)、征文要求:论文资料真实,名词术语规范,运用法定计量单位。全文不超过字,Word排版。请将论文电子版于年8月10日,发至大会邮箱zhongjingfenhui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