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加入中综考研
O度:不痛;
工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
II度: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
III度: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中医综合考研发散风寒药全面记忆
一、病证对比记忆:
1.风寒感冒:以上都能治疗风寒感冒。
麻黄配桂枝长于治疗伤寒表实无汗;
桂枝配白芍长于治疗表虚自汗;
荆芥与防风善治外感表证,荆芥能治风寒和风热表证,防风配荆芥治风热表证。
紫苏治风寒表证兼气滞胸闷证。
2.咳嗽气喘(具有宣肺平喘之功)
麻黄:①肺气壅滞气喘时,配苦杏仁止咳平喘;②寒饮停肺气喘配细辛、干姜、半夏;③热喘配石膏、苦杏仁甘草如麻杏石甘汤。
生姜:温肺止咳。
3.风水水肿:水肿兼表证,配生姜、白术即越婢加术汤。
痰饮、蓄水:即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眩晕、心悸,可与茯苓、白术配伍。如苓桂术甘汤。
水肿脚气:香薷。
4.散寒通滞:麻黄有此功效,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寒凝血滞诸痛:桂枝胸阳不振,胸痹心痛,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可与附子同用,如桂枝附子汤。经寒瘀滞、经闭、痛经,常与当归、吴茱萸同用,如温经汤。
5.心悸: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所致的心悸动、脉结代,桂枝常与甘草、人参、麦冬同用,如炙甘草汤。
6.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紫苏可用,并可用于人参呕吐,与陈皮、砂仁通用。
温中止呕:生姜。
化湿和中:香薷。
7.解鱼蟹毒:紫苏、生姜。此外,生姜还能解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8.风疹:
荆芥祛风解表,可用于麻疹不透或风疹瘙痒。
防风可用于风疹瘙痒。
白芷用于皮肤湿疹瘙痒。
9.疮疡:
荆芥可治疗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常配防风、银花、连翘、柴胡(防银联唬弄了)。
白芷可治疗疮痈肿毒。
10.吐衄下血:
荆芥治疗吐衄下血,炒炭时止血。
11.风寒湿痹:
防风治疗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可配羌活、当归,即蠲痹汤。
羌活治疗风寒湿痹,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宜。
12.破伤风:防风能祛风止痉,常与天麻、天南星、禹白附相配如玉真散。
13.脾虚湿盛,清阳不升的泄泻及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防风还可用于治疗该病,如痛泻要方。
14.风湿痹痛: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
15.带下证:白芷燥湿止带。
16.止痛:
白芷治疗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羌活治风寒湿痹尤其是上半身疼痛。
细辛治疗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藁本除湿止痛。
苍耳子祛风湿止痛。
17.鼻渊:细辛、辛夷、苍耳子通鼻窍。
18.温肺化饮:细辛。
二、特殊制取方法
1.麻黄:发汗解表生用,止咳平喘炙用。
2.香薷: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要稍大、浓煎。
3.荆芥: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三、特殊药物用量
1.细辛: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四、使用注意
1.麻黄: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2.桂枝: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3.细辛:阴虚阳亢头痛,肺燥阴伤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4.苍耳子:血虚头痛不宜使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脉象的记忆方法举例
下面举几个记忆方法的例子,举例说法,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些新思路。
1、分组比较记忆法:
例题:
以下脉象中都具有"脉细"特征的是()
A、微、弱、散、细脉
B、微、弱、濡、细脉
C、濡、弱、细、虚脉
D、濡、弱、伏、细脉
E、伏、细、弱、牢脉
正确答案:B
28脉中,都具有"脉细"特征的脉有四种,那么我们怎么记忆这四种脉象,才能记忆的牢固?
微、弱、濡、细脉四种脉,通过比较,可以分为两组:一组以脉势浮沉来分;一组以脉细程度来分。
脉势浮沉组:濡脉:浮细软而无力。
弱脉:沉细软而无力。
濡脉与弱脉只有浮沉的区别。
脉细程度组:细脉:脉细如线。
微脉:极细极软。
从程度上讲,微脉比细脉更细。
2、"一句话"记忆法:
就是把相关内容,通过情景想象,编成"一句话";或者利用谐音、押韵的方式编成顺口溜等等。
例题1:
以下哪种脉象不见于常人()
A、长脉
B、大脉
C、滑脉
D、缓脉
E、短脉
正确答案:E
28脉中,可见于常人的脉有:滑、长、弦、大、实、缓共6种脉。当然,数脉见于剧烈运动之后也属正常,但是教材没有直接提出,可作为特殊记忆。
那么,滑、长、弦、大、实、缓共6种脉,怎样才能记忆的快而且牢固呢?
我把这6种脉编进了一句话中,这句话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景:"圆滑的人常常嫌弃大实在人反应缓慢".
大家可以利用"同音字"看看,这句话是不是包含了以上6种脉。
"圆滑(滑脉)的人常常(长脉)嫌(弦脉)弃大(大脉)实(实脉)在人反应缓(缓脉)慢".
例题2:
气血两虚证所见脉象中不包括()
A、弱脉
B、细脉
C、微脉
D、缓脉
E、虚脉
正确答案:D
28脉中,可见于气血两虚证的脉象有:虚脉、弱脉、细脉、微脉共4种。
我采用"押韵"的方式编成一句话:气血虚弱所见脉,细微之处见成败。
大家看一下:气血虚(虚脉)弱(弱脉)所见脉,细(细脉)微(微脉)之处见成败。
正好包含以上4种脉象。
以上只是我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方法技巧,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法无定法,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交流学习。
另外,再好的方法离不开最基础的学习,所以28脉的基本脉象和主病还是要看一看熟悉一下。
中医综合考研复习人体的津液代谢
人体的津液代谢,直接关系到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而津液代谢则是由多个脏腑相互协作来完成的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津液代谢必须保持平衡,即进入体内的水液和排出体外的水液在数量上应保持相对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中,离不开气的气化功能和升降出入运动。应当指出,在人体津液代谢的调节过程中,肺、脾、肾、膀胱、三焦及肝等脏腑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以肺的宣发肃降,脾的运化转输,以及肾的蒸腾气化,对于津液的清浊升降运动起着主导作用。所谓津液代谢失常,是指全身或某一环节津液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导致津液的生成、输布或排泄发生紊乱或障碍,主要表现为津液的亏损不足或津液的输泄障碍及停滞贮留等方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