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了整个春天
终于正式迎来了夏天
气温也越来越高
这也意味着
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又要开始了~
平时感觉自己身体棒棒哒的你
是不是一闲下来
就感觉身体无所适从
那可得抓紧这个机会去调理!
毕竟夏天过去,又得再等一年了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顾名思义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即而”三伏贴”即是病夏治理论下最中运用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是精选适合病情的、天然的、具有穿透温散等作用的中药,经过炮制后,用药汁调匀,并将药物敷于体表相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中医传统特色方法。穴位敷贴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检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三伏贴的使用
“三伏贴”,即在“三伏天”期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采用辛温祛寒的中药,在人体的穴位上贴药,药物通过穴位渗透皮肤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病患,从而产生较好的保健、预防和治疗效果。本法具有简、便、效、廉,以及无痛、无任何副作用的优点。
贴敷时间表:初伏贴:年7月11日-年7月20日,(此时进行三伏贴能够大补阳气,从而增加免疫力)中伏贴:年7月21日-年8月9日,(此时三伏贴能够帮助调理症状)末伏贴:年8月10日-年8月19日,(此时进行三伏贴能够帮助收敛阳气,从而调理症状)
共贴3次每伏贴1次
三伏贴主要成分一般是甘遂、延胡索、白芥子和细辛(医院也会自主调整),一般选择膻中、天突、大椎、肺腧、足三里等穴。根据所要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不同,贴敷时选择的穴位也是不同的。
三伏贴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3、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4、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腹泻等;
■5、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外感、脾胃虚弱等。
■6、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易感冒者、虚寒型体质者、秋冬季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
冬病夏治三伏贴注意事项
三伏贴注意事项
年龄越小,贴的时间相对短。
●局部有痒、热、微痛感觉为正常反应。
●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
●敷药处皮肤有灼热感及时取下药膏。少数病人局部可出现水泡,注意严禁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如医院就诊。
●贴膏为外用药,注意皮肤清洁,嘱多饮水,贴敷当天不要游泳,若出现水泡,待水泡消退后再洗澡。忌食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发物,忌油腻、生冷之品。
不适宜贴敷事项
1、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
2、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
3、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4、妊娠期妇女
5、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
贴敷治疗贵在坚持,穴位敷贴调理体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医敷贴一个疗程通常需3年左右,每个疗程按时贴敷疗效更明显。
三伏贴在线预约
贴敷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8:00至12:00,下午2:30至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