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最早载于,其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肺,心,肾经,其功效基本功能有发散风寒,止痛,通鼻窍,温肺止咳。多用于风寒表证,风湿痹症,咳嗽,鼻塞,鼻渊等,临床常用量1---3克。
细辛是临床常用中药,且如上述有诸多功效,但是其毒性剂量一直是限制临床使用和疗效的关键所在。
细辛首载于,书中没有注明细辛的用药剂量。而最早论述细辛剂量的本草著作是宋陈承的,书中记载“细辛若单用末,不可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所谓“半钱匕”相当于现在1克,明李时珍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书中记载,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李时珍将“半钱匕”提升到一钱,“一钱”相当于现在3克,正是由于往昔“细辛不过钱“之说,特别是国家药典和教材中,均将剂量规定在1--3克,这就使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尽管近年来重用剂量细辛的临床应用取得捷效及挽救沉疴的报道屡见不鲜,但在临床仍存在着需要解决和亟待明确的问题。
病例:笔者体会,临床只要辩证准确,适当选方用药,细辛较大剂量(10---20克),每每能使剧痛缓解,沉疴顿起。
吴某,女,71岁,初诊时有咳嗽,哮喘病史20多年,近来伴发心悸,气促,浮肿等症,加剧1个月。西医诊断为肺源性心脏病,用强心,利尿和抗炎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察患者面色晄白,全身浮肿,咳嗽倚息,胸闷心悸,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口唇发绀,舌淡,苔白,脉沉细数。证属真阳不足,治宜回阳救逆。处方:细辛15克,炮附子15克,干姜15克,茯苓10克,人参10克,白芍10克,灸甘草10克,五味子10克。嘱其浓煎半小时顿服,连服2剂。汗止阳回,四肢转温,咳嗽减轻。继予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汤10剂调理,以巩固疗效。
义门陈氏祖传医学
”为中医复兴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