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借着夏热驱寒湿,养阳气也有这4忌阳虚体 [复制链接]

1#

夏季可以说是养生的最佳季节,这个时候外界的阳气非常旺盛,我们人体的阳气也会不断的升发,所以在夏天,一些身体有寒症的朋友相对来说会过得比较轻松,如果此时能够把阳气补足,那么一些身体的不适感,也会减轻。

很多人都说冬病夏治,靠的就是充足的阳气,它就好比我们人体的防御系统。阳气充足,抵抗外邪的能力就强,在这个拼抵抗力的时代,一定要把我们的阳气养足。

在古人眼中,阳气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阳气不到即为病。意思是,我们的身体,无论是脏腑,还是关节,无论身体的哪个部位,只要阳气补到位,就容易生病。

虽然外界的阳气充足,但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做一些损阳伤阳的事情,那么再充足的阳气都不够我们用,故此以下这4种伤害阳气的行为,千万别做!

第一种:饮食寒凉

夏季炎热,一些冰饮雪糕,水果,凉拌菜会十分畅销。就连我们去餐馆饭店,拿出来的也多为加冰的柠檬水,这也是受西方饮食习惯的影响。

小时候冰棍不常见,一些冰镇的饮料更是没有,但那时候虽然热,我们的身体是舒服畅通的,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疼痛,吃的寒凉东西多了,体内的阳气损伤了,很容易这疼那痛。

以及夏天大家都会吃的冰西瓜,尤其是刚从冰箱中拿出,带着一股冷气。吃下去后清凉消暑,十分畅快,西瓜算得上的夏季的解暑之王了。

但是西瓜虽然皆可消暑,但是不能多吃,更不能冰镇再吃!

西瓜本来就是寒性的水果,而且还有很高的糖分和水分,吃多了不但生寒,还容易生湿,对脾阳的伤害很大,加上夏季阳气外浮,体内实际上是很空虚的,这几块冰西瓜下肚,西瓜的湿寒加上从冰箱中带出来的寒气,我们的身体就需要花双倍的阳气去暖化它!

所以很多本就脾胃虚弱的人根本受不住西瓜的寒性,之前认识的一位妹子,胃不好,吃两口西瓜就会闹肚子,正是这个原因。

即使脾胃很好,也不能一次吃上半个,吃一两块解解馋没问题,但是不要冰镇吃,这是对身体阳气极大的损耗。

其他冰镇后的水果,以及雪糕都是同样的道理,能少吃就少吃,能不吃就不吃,逞一时嘴巴过瘾,留下的湿寒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清除,未免得不偿失。

第二种:身体受寒

身体受寒有那些方面呢,我总结了三点:空调光脚凉水澡。大家都说,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但是却忽略了,咱们这个阳气不足,寒气重也是拜空调所赐。

尤其是刚从外面回来,满身是汗,进入空调房瞬间透心凉。以至于很多人都离不开空调,之前来找老师调理的一位朋友,三十多岁的年纪,经常拉肚子,感觉浑身没劲儿,肌肉酸痛,一直都觉得是胃不好加上颈椎问题。

后来询问后得知,这位朋友喜欢运动,经常一身大汗回到家,空调一开,凉水澡一冲,头发也不吹干就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电视。

运动过后,本来毛孔就是打开的,这时候要慢慢等汗收了,再去洗个热水澡,我们会很放松。但是若是用凉水一激,寒气顺着敞开的毛孔钻进体内,加上出来之后,头发也是湿的,在空调下一吹,双重的寒气就进入到了身体。

空调吹出来的风属于阴邪,最伤阳气,长期如此,很容易造成体内的寒湿过重,腹泻拉肚子,还容易过敏,长湿疹一类的小水泡,空调的凉风顺着我们的头部,大椎进入到身体中,这股寒气存在经络,肌肉中,就会造成四肢酸痛,乏力,就和颈椎出问题的感觉很类似哦。

还有一点就是光脚,许多住楼房的朋友,都有进门后脱鞋,光脚在地板上走路的习惯。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更为常见,脚是精气之根,最易受到寒气的入侵。

天为阳,地为阴,我们光脚踩在地板时,当地面湿寒蕴结,寒气就会从脚部进入到身体。尤其是一些瓷砖地,更不适合光脚走。以及到了晚上,阳气本就虚弱,最好不要光脚走路。

而且我们许多人有个习惯非常不好,就是不爱晒太阳。之前和朋友出门,看她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裹得牢牢的,只露出来两个眼睛,平时还总是喊自己怕冷,体内的阳气不足,又避开了这么好的补阳途径,当然体寒怕冷。

连《黄帝内经》中都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意思是我们要多晒太阳,当然这里晒太阳不是站在太阳底下暴晒,而是趁着上午阳光温煦之时,出门走走,沐浴在阳光下,既能放松心情,又能为身体补充阳气。

第三种:晚睡晚起

古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违背自然规律,该睡不睡时,我们体内的阴阳平衡就容易被打乱,熬夜晚睡,是非常损耗阳气的,而且补觉也补不回来。而晚起呢,又不利于早上阳气的升发,抑制了阳气,等于双重损伤阳气。

所以即使我们偶尔熬夜,也不要放纵自己睡到自然醒,这样人会越睡越疲惫,保证九点以前起来,吃一些清淡的早餐。如果熬夜后头疼,可以用手指按摩我们的头部,从前额向后脑勺梳头即可,人也会精神许多。

想要补觉的朋友,就抓住中午的11点到13点之间,这段时间补觉有利于我们的精力恢复。分享一个熬夜后补养的食方。

准备黑豆25克,枸杞10克,银耳小半朵,桂圆肉10克,山药15克,核桃10克,红枣3个,生姜少许,甘草9克,黄芪10克。所有的食材浸泡2小时,之后加水煮熟,差不多炖煮1小时,喝汤即可。

黑豆是滋养肾精的,枸杞助阳,山药健脾,银耳滋阴清热,桂圆肉安神养心,红枣补气血,生姜补脾阳,有健脾之效,黄芪是补气的。能帮助我们补一补因为熬夜损伤的阳气和阴血。

第四种:运动不当

很多人都听到过,久坐不动会伤阳,因为动能升阳,一直坐着不动,会抑制阳气的升发。然而很多热爱运动的朋友都忽视一点,运动不当也有可能损伤自身的阳气。

有三种锻炼方法,会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虚。

第一种就是夜跑,很多人下班后,都喜欢趁着夜色锻炼身体,小区里也经常见到八九点还在外面跑步的人,到了晚上我们应该养阴,再用这种运动的方式去消耗阳气,很容易损伤我们的气血。

第二种天还没亮就出门锻炼,太阳没出来,我们即使锻炼,也很难让身体补充阳气,如果赶上阴寒重的天气,还会加重身体的虚寒。所以我们晨练的朋友,要等太阳出来了再出门,遇到阴天雾气重,就不要出门锻炼了。

第三种周末爬山,爬山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常运动,这类人身体素质很好,周末去爬爬山,锻炼身体对补阳,提高身体素质都有帮助。

还有一种就是平时走不了两步就喊累,一时兴起去爬山,结果造成了身体的过度消耗,这也会损伤我们的阳气,是不提倡的,可以选择在公园或是远郊散散步,这种和缓的方式更适合我们久坐不动的人,正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吃,运动也得一步一步来,循序渐进。

以上这4种,都是平时常见的伤阳行为,要注意规避,虽然夏季的一些行为习惯会损伤我们的阳气,但是如果选择正确的养阳方法,我们补阳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补阳方法一:勤晒太阳

提到补阳,我们上面已经说了一种方式了,就是多晒太阳。我们平时居住都喜欢选择朝阳的房间,那为什么一出门就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了呢?

古人们早就知道,晒太阳是最简单的以阳养阳方式,我们经常看到在外面的猫猫狗狗,都喜欢在太阳下一躺,尽情的沐浴阳光,它们的感官是最敏锐的,身体的反应也是最真实的,晒太阳舒服,对身体有好处,它们才去晒。

而并非我们担心晒黑等等,错失了这么好的补阳机会。以前小时候在乡下,无论春夏秋冬,在村口都能见到大爷大妈们在太阳下唠嗑,而自打来了城市后,大家似乎都喜欢蜗居,宅在家里,天天早出晚归,连太阳的面都见不到。

房间的阳光也都被高楼大厦所遮挡,很多大城市的人为了奋斗,也会居住在没有窗户的隔断房以及潮湿的地下室,长期如此,阳气会缺失的越来越严重。

所以到了休息日,我们就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哪怕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晒上一个小时,也能为身体补充一定的阳气。在晒的时候重点晒我们的背部,双手和头部哦。

没有太阳的时候,或是在空调屋子里,可以穿着防寒,把纯阳之物带在身上,慢慢吸收艾绒的阳气。

像常年待在空调房、爱喝冷饮、爱熬夜的人,包括很多喜欢穿露脐装,内衣单薄的女性,都容易被寒气入侵,损伤阳气,导致「脐腹畏冷」。

而阳气是生命的能量之源,一旦损伤了阳气,就会造成消化不良、容易感冒等病症,就非常适合用三伏贴来温煦阳气,排寒保腹。

它无烟无明火,一撕一贴就可以完成艾灸,非常方便,更适合咱们忙碌的上班族,或是操作不好艾灸的中老年朋友,三伏贴的效果和艾灸一样,只是简化了,方便人们使用。

这款三伏贴主要是由元胡,白芥子,细辛,甘草,肉桂,桂枝,冰片等原料制成,所有的草本植物都是天然萃取,无污染,按照古方的配比,浓缩制膏,打开后就能闻到浓郁的草本香。

其中元胡活血行气,能疏通我们的经络。白芥子温中散寒,化结消肿。细辛解表散寒,又有温通经脉的作用。肉桂辛热,补阳的效果非常好。桂枝散寒,通阳化气,有助于我们发汗解表。

所有的草本经过提炼浓缩,熬制成膏,滩涂在无纺布贴上,无纺布贴的材质亲肤透气,即使在闷热的夏季也不容易闷汗,贴在身上也几乎没有异物感,很牢固,不会轻易掉落,撕下后也没有胶痕哦。

裁剪成可爱花瓣儿的模样,即使贴在我们胳膊上,外露出来,也不影响美观。撕开贴纸后贴在我们受寒的部位,每次6~10个小时,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无论是白天贴还是晚上贴都可以,没有要求。

非常简单,这款三伏贴小朋友也能用哦,只需要缩短时间即可,一般儿童使用时间在2~4小时,经常喜欢吃冷饮,吹空调的小朋友,可以趁着夏季贴一贴三伏贴,为了方便大家查找部位,我们还配备了敷贴位置图,养生小白也能轻松上手哦。

无论是背部,腿部,腹部,胳膊,脚底都能贴,还配备了敷贴的位置图,方便我们贴的时候选择部位。养生小白也能轻松上手,儿童使用时,时间控制在2~4小时即可。

每一贴撕开后就能用,小巧方便,即使出门在外,也能随时随地驱寒补阳。贴在皮肤上也不会影响我们行动或是外在形象哦,安全无烟,避免烫伤。(上图为演示部位,实则贴于皮肤上)

补阳方法二:睡前贴肚脐

这个补阳方法是国学大师南怀瑾提出的,非常适合咱们在夏天喜欢穿露脐装,吃冷饮的人,因为从腹部这里进入到体内的阴寒实在是太多了,用这个方法,可以帮我们把这些阴寒给驱散排出,为身体补阳气。

南怀瑾大师的这个脐灸法,更适合我们现代人,一是它很温和,不容易让身体上火。二是它不用点燃,无烟无明火,安全性高,不会烫伤。三是它不会花费我们过多的时间精力,更容易坚持。

我曾经问过身边许多亲朋好友,他们很多人都知道艾灸的好处,但是为啥没采用这种方法呢?大多数人回答就是艾灸起来太麻烦了,又要记部位,又要举着,稍微走神还容易烫伤自己,而且很多人闻不惯这个艾烟的味道。

那么不妨试试这个肚脐灸的方式。它只需要把一颗艾草小丸塞进我们的肚脐孔里,封住,睡前塞,睡醒取出,就完了一次脐灸,是不是非常简单。

南怀瑾大师当时是这样说的,“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时挑一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胃不舒服也好,腹部冰凉也好,老年人也可以用,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身体暖暖的。

用到的这三种材料都是温阳的好物,艾草,花椒和桂圆,能够温中散寒,温补阳气,养心安神。这三味一结合,脾胃的寒气驱散了,阳气提升上去了。

为了方便大家操作,我们准备了这款现成的肚脐贴,在南怀瑾老先生的方子上又加了枸杞和酸枣仁,补阳的效果更好。

里面用到的艾绒,选用三年以上的南阳陈艾,更适合做艾灸。表面还添加了花椒粉,加速身体吸收,胶布也用的无纺棉贴,舒适亲肤,透气性好。

每一颗小丸子都用蜡纸包裹好,放置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不易受潮,建议我们贴三天,停一天,给身体一个缓冲。

肚脐贴家庭装送礼艾脐贴气艾草贴淘宝月销量82¥69购买

除了贴肚脐,还可以在脚心的位置各贴一个,这样既能守住了腹部不被寒气侵入,又能呵护我们的双脚,不被寒气入侵,而且还能起到引火下行的作用,用起来不易上火。

睡前贴下,起床取出,丝毫不耽误,甚至贴在身上都没有什么感觉,很轻便,也方便咱们出门携带,小小的一颗,阳气十足。(注意:孕妇禁用)

补阳方法三:常食姜

对于戒不掉寒凉食物的朋友,那就一定要经常吃姜。吃姜可以暖脾胃,祛寒湿,还能补脾阳,姜的辛热之性可以起到护卫脾内阳气的作用,不少学者和营养专家都认为,早午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尤其是早上吃两三片,可以为一天之中食物的吸收做“铺垫”。

很多人都觉得吃姜容易上火,而且生姜这股辛辣的味道,感觉非常呛嗓子。在此分享一个生姜的吃法,既不容易上火,又不会太呛,而且补脾阳的效果非常好。

准备很嫩很嫩的生姜,洗干净后晾干,切成薄片,用盐腌制一下,之后挤干水分,放进一个无油无水的玻璃瓶里,这样不容易被酸性腐蚀,最好不要用塑料材质的瓶子。之后倒入没过姜片的香醋,喜欢酸甜口的,可以加点冰糖或是白糖进去,密封腌制3~5天,冷藏保存。

一道美味的醋泡姜小菜就做好了,早上起来搭配米粥吃,非常开胃,也能趁着早上帮助我们脾阳升发。

如果懒得自己制作,咱们也有一款可以开盖即食的醋泡白姜,更鲜嫩多汁,吃着口感更佳,它用的是铜陵白姜腌制的,白姜的纤维很少,不同于我们平时吃的姜,它的辣味也很小,生吃都不呛口。当地人还拿它当水果吃,脆嫩多汁带着微微的辣味,吃起来特别爽。

而且腌制时没有杂七杂八的添加剂防腐剂,只有白姜,老陈醋,白砂糖,食盐和纯净水,这款老陈醋口味的醋泡姜是我的最爱,酸甜口,吃起来酸爽又多汁。

这款醋泡姜,是我们几经寻访安徽铜陵,找到数十家厂商,最后挑选出一款无论是口感还是制作工艺都非常不错的。

美丰道铜陵醋泡白姜原产地姜生姜腌制嫩姜无任何添加剂淘宝月销量61¥59购买

生姜脆嫩,辛而不辣,一口吃下去,能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每天早上来上2~3片,不用多吃,就能把脾胃暖起来。

如果不喜欢腌制的生姜,我们也可以随身携带两包这种用红糖炒制的姜片,甜丝丝的,带着生姜的辛辣,越嚼越有味。

这款姜片小朋友非常喜欢,表面裹满厚厚的红糖霜,而且开袋即食,都是小包装,方便携带和储存。咱们这款红糖姜片,用的是正宗的铜陵白姜炒制,纤维少,吃起来口感更好,不像一般的姜糖片,吃起来纤维多,扎嘴。

对于炒姜片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火候的掌控,炒过火了会发苦,炒的火候不够就很齁嗓子,吃起来很腻,咱们炒姜的师傅都有着十几年的经验,炒出来的红糖姜片,片片好味道。

炒好的姜片晾凉后,表面就会有厚厚的红糖霜,闻起来特别香,密封保存,干净卫生,我们无论是出门在外,还是工作时,都能当小零食嚼上两片,非常适合咱们喜欢冷饮的朋友。

吃着辣味不重,等红糖化后,白姜辛辣的味道才会显出来,入口就是红糖的醇香,而且加点沸水,加2颗红枣,还能秒变姜枣茶哦。

如果不能吃糖的朋友,也可以选择款纯姜丸,选用正宗小黄姜制作,配料只有姜和水哦,不含添加剂,防腐剂,小黄姜的姜辣素含量非常高,姜精油高达0.35%,而普通的姜精油只有0.2%;维生素、姜油酚等营养含量也比一般生姜要多,所以也被称为姜中的“营养之王”。

新鲜的小黄姜成熟后,还需要经过人工挑选,切成姜片,经过炒制后再打成超级细腻的粉质,加水搅拌调和,在挤压后搓成条,制成一个个小丸子,低温烘干,保证营养不流失。不含糖,咱们吃不了红糖姜片的朋友,可以来点这个纯姜丸。

姜的香味浓郁,但是却没有了姜的那股浓重的辣味,喜欢吃姜的朋友可以嚼着吃,不喜欢吃姜的朋友还可以用温水送服。

每一颗都小巧可爱,小袋包装,随吃随取,非常方便,吃后感觉一股温暖从体内燃起,非常适舒服。

在夏天,少做这些损伤阳气的事情,多晒太阳,做做脐灸,吃点生姜制品,把我们身体中的阳气提升上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