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的冬病,您夏治了吗 [复制链接]

1#

中国山东网淄博讯孩子每逢换季或者秋冬时节咳嗽、鼻塞、咽喉肿痛、发烧,吃生冷食品易肚子痛、拉肚子或冻疮等频繁出现,这些在中医看来都属于“冬病”范畴。

这其实是由于宝宝体质虚弱,体内寒邪羁留不去导致,这类疾病都可以采用“夏治”的方法治疗。

“冬病”为何要“夏治”?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夏季炎热时,对体质进行调理,比如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等方法,以鼓舞正气,驱除病邪,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通常在夏季减轻,如果在夏季治疗,增强身体抵抗力,秋冬季发作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小儿“冬病夏治”最经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中医辨证属体质虚弱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易生冻疮、胃肠功能紊乱、平时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弱体质者。

 “冬病夏治”,怎么治?

说到冬病夏治,人们马上想到穴位敷贴,其实,冬病夏治还可以内服中药、穴位艾灸、穴位拔罐、针刺、刮痧、中药熏蒸等,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常见的“冬病夏治”方法

三伏贴:夏季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将中药外敷在人体相应穴位,通过药物渗透吸收,可以最大限度地驱散体内寒气,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阳气,从而改善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冬季疾病发作。

中药内服:三伏时节人体一身阳气最为旺盛,阴寒之邪气最为衰弱,阳虚寒盛的病人,此时服用温阳祛寒中药最为得益。需要注意的是,病人应去正规中医诊疗机构,辨证用药。

灸法:是以艾绒等成分制成灸材,点燃后悬放于穴位或病变部位,借助灸火的热力及药物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温经散寒、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热敷熏洗:夏季人体皮肤的血液循环旺盛,汗腺及毛细血管普遍开放,皮肤通透性较好,用药物热敷及熏洗吸收较平日快。用温经通络的药物如桂枝、细辛等熏洗,预防冬季冻伤有很好的效果。

以上方法家长想要尝试的,务必咨询专业的中医大夫,为孩子进行正规的疾病防治。

日常生活勿贪凉,“冬病夏治”效果更佳

夏季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将中药外敷在人体相应穴位,通过药物渗透吸收,可以最大限度地驱散体内寒气,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阳气,从而改善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冬季疾病发作。

今年三伏贴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初伏:年7月17日

中伏:年7月27日

末伏:年8月16日

加强:年8月26日

 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

2.贴敷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远离空调。

3.贴敷时间:6-12个月儿童30分钟,1-5岁儿童1小时,5岁以上儿童2小时

4.为保证贴药时间,贴敷期间请勿剧烈运动,以免出汗致中药贴脱落。

5.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膏药,可用温水或植物油轻轻拭去,勿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檫洗

6.若因贴敷时间过长出现水泡或皮损,请及时就医。

去年冬天的三九贴,受到了广大家长欢迎和好评,医院儿科、儿童康复科将于今夏继续开展三伏贴穴位敷贴治疗,并于即日起开始预约,有需求的家长可前往儿保门诊就诊咨询、预约登记。

预约地点

医院儿科(住院二部6楼)

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一部5楼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