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灯盏花占全国灯盏花90%以上的产量,灯盏花通常分布在云南省海拔~m林区向阳坡地的草丛和疏林中,尤其在海拔~m草丛中分布最多;喜冷凉气候和阴湿环境,怕高温,耐低温霜冻,根浅,不耐干旱,怕积水。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最早记载于兰茂的《滇南本草》一书。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对红河灯盏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该产品保护范围为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弥勒县、个旧市、蒙自县、石屏县、建水县、开远市7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云南省投入专项资金用于产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已制定和修订了彝药、傣药和地方中药材标准个,民族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等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百余个中药材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特别昆明理工大学崔秀明教授团队先后制定颁布了三七、天麻两个品种的国际标准。
“发展中药材产业是云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客观需要。随着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等重大部署的实施,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云南道地中药材产业潜力巨大,精耕种、精加工、精销售,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是未来云南道地中药材发力的方向。
灯盏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应根据其生长情况,移栽后1—2年采收,或一年内多次采收。植株挖回或收割后,去净泥土,扎成小把,置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或适当晒干或烘干。
切忌水洗和太阳暴晒。灯盏花是云南省民族、民间常用中草药,主产于云南,云南省多数地区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滇西和滇南,是中国灯盏花分布最多省份(云南省灯盏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作为常见中草药之一在民间广为流传。兰茂药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