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个人种植需要,自译部分资料,獐耳细辛(Hepatica)日语为“ユキワリソウ”(Yukiwarisou),意为:自雪中发芽的植物,在日本这是春天来临的象征,故名“雪割草”;切勿认为雪割草是日本独有物种,日本有4个原种,统称“Hepaticanobilisvar.japonica”,是欧洲原种Hepaticanobilis在亚洲区的变异;仅有10个物种为世界所公认(细微变化的没有被算在内),详细按地区分:欧洲区2种,北美区2种,亚洲区4种,以及日本的4种,其中产自中国的峨眉獐耳细辛(Hepaticayamatutai)与川鄂獐耳细辛(Hepaticahenryi)拥有原种中独一无二的叶片构造与变色的萼片,这在任何育种者手中都是不可多得的亲本,别以为国产的都很逊色哦,只是被先入为主的思想掩盖了而已。(感谢llthlhwwdz22的素材)
獐耳细辛属(Hepatic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仅有10个物种为世界所公认,因叶片形似人类的肝脏(英语:Liver,希腊语:Hepar)定名为“Hepatica”,常称Liverleaf、Liverwort、Kidneywort、Pennywort,译名獐耳细辛、雪割草、沙洲草、三角草以及幼肺三七,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认为应将本属与广义的银莲花属(Anemone)合并。
獐耳细辛属(Hepatica)原产于欧洲中部与北部、北美洲东部、亚洲的山地林或阴湿草坡,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多数物种对富含石灰岩的碱性土壤有很好的抗性(北美原种H.Americana喜欢酸性土壤),落叶林内的枯叶不但是生长期营养来源,还有助于渡过严寒的冬季,因为獐耳细辛不怕酷寒、大雪,但对干霜、冻雨抗性很差。
獐耳细辛属(Hepatica)自18世纪起(Mid-EdoPeriod江户时代中期)在日本就很受欢迎,“Hepatica”日语“ユキワリソウ”(Yukiwarisou),意为:自雪中发芽的植物,在日本这是春天来临的象征,故名“雪割草”。首组标本采集自新潟县,自此雪割草在日本进入空前发展,百年内海量园艺铭品被定名,直至今日新品依然源源不断的诞生。
獐耳细辛属(Hepatica)植株高5~15cm(最大原种H.maxima例外),叶片三裂(欧洲原种H.transsilvanica出现二次分裂),顶端急尖、微钝或全钝,具柔毛或无毛,绿色或墨绿色(部分叶背为紫色),部分物种叶面带有大理石斑纹,温带四季常绿,寒带落叶或鲜有残存,新叶在花后萌发;两性花,花葶有长柔毛,苞叶三枚(部分个体会完全叶化),顶端急尖或微钝,背面有长柔毛,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花瓣,色彩缤纷的实为萼片,约6~10枚,卵形或椭圆状卵形;绿色瘦果卵球形(亚洲原种H.maxima为半黑半白),具长柔毛与短宿存花柱,花期3~5月,果期5~7月,为虫媒植物(已知蝴蝶、飞蛾、蜜蜂、苍蝇与甲虫)。
欧洲の原生种
Hepaticanobilis本种在欧洲多数地区的落叶林内皆有分布,自年起就出现在英国的园林之中,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野花之一。多数区域无法模仿产地的雪融环境,但只要选择树林、灌木的半阴影区、高海拔区域的背阴处或岩石花园这类阴凉的环境,就能够生长良好。獐耳细辛属(Hepatica)在园艺上被培育出海量的物种(尤以日本之最),但仅有10个物种为世界所公认,且半数以上都是Hepaticanobilis的变种,因此广义的来讲:Hepaticanobilis=CommonHepatica。
Hepaticatranssilvanica本种仅在罗马尼亚(Romania)陡峭山坡上的落叶林内有分布,可耐零下17~30°C酷寒,较之同类物种更喜欢碱性土壤,比H.nobilis更强健、更耐旱。植株高15cm,叶片三裂、顶端圆滑,裂片再次二裂并有3~4粗齿,叶片鲜有渡过冬季,萼片较之H.nobilis更大、更长,约7~9枚,花色多为淡蓝色,罕有白色、粉色或重瓣变种。
北美洲の原生种
Hepaticaamericana(=Hepaticanobilisvar.obtusa)原产于美国、加拿大阴凉、干燥的落叶林下,可耐零下9.4~40°C酷寒,较之同类物种更喜欢酸性土壤。革质叶片三裂、顶端圆滑,表面光洁、背面密布短柔毛,秋季转红褐色或暗紫色,老叶将维持到翌年春季,新叶会在花后萌发。萼片短小近椭圆形,约6~7枚,花色丰富,有白色、淡紫、淡粉、淡蓝等多般变化,花期在4~5月。
Hepaticaacutiloba(=Hepaticanobilisvar.acuta)原产于美国、加拿大溪谷或高海拔区岩石山坡上,与H.americana常出现交叉分布,为此发生过旷日持久的定名争论战。革质叶片三裂、顶端急尖,表面光洁、背面密布短柔毛,叶面常带有美丽的大理石斑纹,秋季转红褐色或暗紫色,老叶将维持到翌年春季,新叶会在花后萌发。萼片较长,约6~8枚,花色丰富,有白色、淡紫、淡粉、淡蓝等多般变化,花期在4~5月。本种喜欢含有石灰岩的中性土壤,与H.americana同样耐寒、耐霜。
亚洲の原生种
Hepaticayamatutai(峨眉獐耳细辛)原产于中国(四川峨眉山)与韩国的山地林或阴湿草坡。叶片三裂、顶端急尖,裂片边缘有1~2粗齿,幼叶密生长柔毛,成熟后基本无毛,叶背紫红色,极端寒冷下叶片会凋零,直到花后再长新叶。白色萼片5~7枚,外侧带有淡紫色或紫红色,花期在3月。川鄂獐耳细辛(Hepaticahenryi)的叶片边缘近似本种,但叶不分裂故不相同。
Hepaticahenryi(川鄂獐耳细辛)原产于四川东部与湖北西部(巴东)的山地林或阴湿草坡。植株高12cm,叶片不明显三浅裂或三裂近中部,顶端圆滑,裂片边缘有1~2粗齿,叶背紫色,幼叶密生长柔毛,成熟后基本无毛。白色萼片5~7枚,花期4~5月。
Hepaticainsularis本种仅在韩国南部济州岛(Jejuisland旧ChejuIsland)的山坡、沿海区域有分布。植株矮小,高10cm左右,叶片三裂、顶端急尖,墨绿色叶面密布白色斑纹,在产地温暖气候下老叶会维持到翌年春季,但在寒冷区域会完全落叶。萼片7~10枚,花以白色为主,桃红色较少见。
Hepaticamaxima种加词“maxima”意为“最大”,仅在韩国东部的郁陵岛(Ulleung-do)有分布。植株整体直径15~45cm,高28cm,为獐耳细辛属(Hepatica)最大物种,叶片三裂、顶端微钝,青苹果色叶面光滑无毛,叶背密布白色纤毛,单叶宽10cm左右,在产地温暖气候下四季常绿。花为毛茛科典型的杯形结构,萼片5~6枚,白色或淡粉色。种子颜色特殊,半黑半白,当地昵称为“熊猫种子”。
日本の原生种
Hepaticanobilisvar.japonicaformajaponica(ミスミソウ)种加词“japonica”意为“日本”,日语亦写作“三角草”,叶片三裂、顶端急尖,萼片在10枚左右,较之同类物种多而细长,花为白色、桃红色,U形分布于:自日本一侧的关西地方(近畿地方)、中国地方、九州、四国地方最后回到太平洋一侧的关西地方。
Hepaticanobilisvar.japonicaformavariegate(スハマソウ)种加词“variegate”意为“变化”,叶片形似海边的沙洲而得名“スハマソウ”,日语亦写作“洲浜草”,叶片三裂、顶端微钝,萼片6~10枚,花为白色、半桃红色,雄蕊较之同类物种偏长,园艺变异程度少,分布于太平洋一侧的沿海区域:自岩手县、宫城县、枥木县、至神奈川县。
Hepaticanobilisvar.japonicamagna(オオミスミソウ)种加词“magna”意为“大”,日语亦写作“大三角草”,花型、叶片较之同类物种大数倍,花朵基础色有白色、粉色、紫色、蓝色等多般变化,极易变种,园艺上致力于此物种的栽培,分布于日本海一侧的沿海区域,以佐渡岛为中心:自秋田县、山形县、新潟县、富山县、至石川县。
Hepaticanobilisvar.pubescens(ケスハマソウ)种加词“pubescens”意为“有细小柔毛的”,日语亦写作“毛洲浜草”,叶面有纤毛,叶片三裂、顶端圆滑,带有白绿色斑纹,萼片短小近椭圆形,约6~8枚,花白色或带有紫红色镶边,拥有人气极高的紫红色雌蕊,零星分布在中部地方、关西地方(近畿地方)、中国地方、以及四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