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是一生凄绝处,邵慧卿嫁作商人妇,冯梦龙 [复制链接]

1#

大清朝顺治三年(年),又是一年春好处,七十三岁的冯梦龙躺在床上,正是万物复苏之时,他的生命却已走到了尽处。

心里却始终没有放下过那个年轻时,倾心爱过的邵慧卿:早知这般冤债,谁肯惹?

如果早知道这段相思会牵扯一生,当初是否就该错过那段相逢?如果早知道那段相逢注定难成正果,是否就该好好守住自己的心?

冯梦龙出生于苏州的一个理学世家,和所有的文人一样,他从小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学作八股文,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只是不同于其他读书人,冯梦龙除了学习八股制艺之外,他的兴趣很广泛,多才多艺,小说、戏曲、民歌、牌经、酒令无所不通。在当时,他才子的名声就已经很响亮。

只是才子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在他跨过了“秀才”的门槛之后,就一次又一次倒在乡试的大门外。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吴地的才子考了四十年也没能中举,生生成了一名最牛“高考钉子户”。

六十岁时,到了退休的年纪,冯梦龙终于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官职:寿宁县令。白发苍苍的冯梦龙带着家丁,从老家出发,走了半年才到达他任职的地方。

职场不顺的冯梦龙,情场也并没有得意。他和陆游一样,错过了那个心爱的人,又用一生来怀念那个人。

江南多才子,而和才子一样多的,是江南的名妓,以及名妓和才子的故事。

江南的名妓一向以色艺俱全著称,长得漂亮是基础条件,而长得漂亮还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能被称为名妓,才能被称为才子的红颜知己。

邵慧卿当年正是江苏的一位名妓,也是大才子冯梦龙的红颜知己。只是谁也不知道,两人的缘分会那样短暂,谁也不知道,谁才是谁生命里作为点缀的风景。

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她是他失意人生里最好的慰藉,这里只有芙蓉帐暖,只有歌长舞短,没有那些现实世界里的沧桑和薄凉。

她是他对未来最美好的期盼,一个普通的家,寻常巷陌,芳草斜阳,共守一世烟火。

红袖添香,佳期如梦,同样有才气的两个人不仅情投,而且意合。

他为她写情诗: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当破故纸。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口甜哄到如今,黄莲心苦苦口需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别情字,嘱咐使君子,且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这天南星彻夜的等。

这首情诗里,融进了14个药名。情意、情思、情趣跃然上纸。他多想,用这些药熬一碗浓浓的汤,相爱的人,一饮醉千年!

两人情意缱绻,在苏州那个烟霞花柳之地,在那个烟雨成诗、园林遍地的地方,两人谈诗说情,两人说古论今。她懂他一声声叹息里的惆怅和失意,他为她低眉的柔情和秋水之眸中的潋滟而着迷。

邵慧卿早已厌倦倚门卖笑的日子,她也只是这红尘里的一个普通的女子,有着寻常女子的理想:现世安稳。

冯梦龙虽家世不错,但他自己却并没有什么收入,他还只是个屡试不第的学子。他根本付不起那笔赎金,邵慧卿是苏州名妓,她的赎身价格并不低。

最终,邵慧卿跟了一个富商,或许她太过向往过普通人的生活,或许她不想看春花凋零,看红颜空老。青楼从来都不是一个讲情意的地方,她看过太多所谓的“情深意重”变成了笑话。而聪慧如她,只想像平常女人一样有个家。

这段感情就这样被画上了句号,邵慧卿走了,从此后,她的世界只以那个富商为天地。过往的多少情意,都被她寄存在了老去的时光里。

她总是说,男人最易负心。“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可是,誓言犹在耳边,她却已经跟他毫无关系。

冯梦龙心神俱伤,提笔写下:“情深分浅,攀不上娇娇美眷。”

在情场上,大才子冯梦龙也注定只是一个伤心人。

冯梦龙的一生,仕途不顺加之情路坎坷,还在他七十岁那年成了亡国奴,那一年,崇祯帝自缢,满清顺治皇帝入关,明朝灭亡。

现实的不如意,让他将所有的才情倾注于著书上,词曲歌赋戏剧小说无所不写。

最被后人所熟知的是,是“三言”中的《喻世明言》,堪称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比如人人都知道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等名篇。

其实这只是他著作中很少的一部分,他一生著书五十余部,涉及小说、戏曲、诗歌、民俗、时政、历史、笔记散文、杂记等多个门类。以著作等身来形容他,一点不为过。

而《智囊全集》更是倾注了冯梦龙无数的心血,这部书中包含多则历史故事,囊括了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以及他的分类和点评。

这本书被康熙和乾隆称为“国之利器”,纪晓岚把它倒背如流,曾国藩将此书置于案头,夜深人静时,凝其思,品其味。冯梦龙自己评价《智囊全集》:‘天下无余智。可见天下的智慧都在其中体现。

当今企业家必读书目中,《智囊全集》名列前茅。

全书的结构内容如下:

《上智》、《明智》、《察智》内主要收集的是历代政治故事,表达了冯氏的政治见解和明察勤政的为官态度。

《胆智》、《术智》、《捷智》编选的是各种治理政务手段的故事,讲的是管理上的学问。

《语智》收集的是辩才善言的故事,体现的是思辩的哲学。

《兵智》收集的是各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有点兵法的味道。

《闺智》专辑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讲的是女性的聪明才智。

《杂智》收集的是中的各种黠狡小技以至于种种骗术,虽然难登大雅之堂,却很有趣。

全书都以小故事的形式呈现,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讲为人处事的道理,让读者实现“由智到慧,由聪到明”的转变。

读最多书的人,不一定是最有办法的人;智商最高的人,不一定是看得最明白的人。

所以古今多出“书呆子”,所以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为“读万卷书”学的是理论,而“行万里路”多的是阅历。

通过一个个别人的故事,我们也能从中增加阅历,知道如何去识人,在面对不同人和事时,该如何应对。

比如在识人方面,《箕子》篇中讲了一个故事:

说纣王即位不久后,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让人给他制作一双象牙筷子。

箕子知道后,便忧心忡忡地说:一个用象牙筷子的人,绝不会用陶瓷餐具,恐怕将来要更换美玉的杯子。有了美玉的杯子和象牙筷子,他绝不会吃粗食,也不会穿布衣,更不会住茅草房。我担心他会堕落到无休止的奢侈,那么天下离灭亡不久了。

现实生活里,人际交往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也能帮助你快速地了解一个人。这也是为什么在职场中,有人总能轻易把握老板的想法,摸清客户的底线价格,

比如还有一个关于事出反常必有妖的故事:

有位开当铺的尤翁,某一天碰上一位不讲理的客户,没有带当票,空着双手要来赎当。

伙计气得要轰走这家伙。尤翁赶紧拦住,在没有当票的情况下,让那人拿走几件衣服。

伙计在心里默默嘲笑尤翁脑子进水了,街上却传来消息,那位客人在另一家店铺自杀了!

原来此人破产了,活不下去了,就想以死讹诈商家,在尤翁那里没得逞,就跑到另一家了。结果,这家被讹诈的店铺,与死者家属打了几年的官司,损失惨重。

冯梦龙借尤翁的话,给后人留下一段经典的论述:

“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在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的今天,其实只要保持心明眼亮,很多骗术并不难识破。

再比如,如何收拾难缠之人:

庄浪卫世袭指挥鲁麟,为甘肃副将,此人因为没能争得甘肃总兵一职而耿耿于怀,仗着家族势力强悍,以儿女年幼为由,直接撂挑子回家,跟大明朝廷玩起了冷战。

面对鲁麟冷战、叫板,朝中有人建议授他大将印玺,也有人主张召他进京,用一个闲散职务打发了事。

尚书刘大夏却不认同这种做法,他分析说:鲁麟性情残暴,不善用人,实为恶劣庸人,授他大将,不合法度;但他又没有犯罪,召他不来,硬抓没道理,而且还有可能坏了局面,损害朝廷威严。

刘大夏的瓦解之道很简单,却很高明。

他上奏朝廷,不如嘉奖鲁麟先辈的忠勇功绩,这么做,一来这顶功绩大帽能将鲁麟所依仗的家族势力牢牢扣住。二来鲁麟因此必然失去造次的理由,只要他感到惭愧,这时再把他闲置一旁,他这个人实际上也就废了。

这一招下去,鲁果然难受得没法动弹,最后怏怏而死。而变通一下,鲁麟的先辈,也可以理解成有些人所依仗的小团体。

给集体一个荣誉,有时候能让一个集体充满斗志,有时候却也能让一个集体失去斗志。

《智囊全集》里都是由这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它没有晦涩难懂的道理,不需要你咬文嚼字。可是却越读越有味。所以很多名人,把《智囊全集》翻烂了几套。

《智囊全集》全篇都在谈“智”,识人的智、辨势的智、见微知著的智、临场决断的智,还有说话的智、女人的智,可是说得上是包罗万象。这样一本书不仅能让你从中学到为人处世之道,还能增长见识,增加谈资。

《智囊全集》全篇不说“慧”。这正是冯梦龙的“真”,不做作,不虚张声势。他认为“智”是可以借鉴的,“慧”只能看各人的功力,是各人自己的修行。我冯梦龙可以给你“智”,至于“慧”需要你慢慢悟。

《智囊全集》就好像一本丰富的“故事会”,书中的每个故事都非常精悍,多则几百字,短者按文言文字数算还不到字,短短几分钟,便可轻松阅读数则古人智慧典例。书中每个故事都取自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均有史实依据。

这套书一共六册,既有原版的文言文,也有白话文,方便大家阅读。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只需要68元,您就可以收到六本书,读到+个故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