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细辛 [复制链接]

1#
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微信群 http://www.hamapen.com/fengshang/xinchao/3366.html

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一名小辛,生山谷。

细辛为风痛要药,功能深入散风袪寒,主治咳逆上气,风湿,痹痛,头痛,齿痛,泄热破痰,开窍行水。

细辛呢是疗风痛的要药,能散风祛寒,之前在聊独活这味药时说痹症是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我们说病程日久是最客观的指征。痹证日久,必然会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而且久病多瘀,经络会出现瘀滞。其中啊,痹证的证候表现有腰膝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或关节变形,畏寒喜温。

中医里讲肝主筋,肝亏虚容易引起筋脉拘挛,严重的会导致关节屈伸不利。肾脏也是一样,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也就是说肾水充足能滋养肝木,肝木得肾水涵养,就能濡养筋脉,使筋脉不会拘挛。然而痹证日久,筋脉已经拘挛,再加上久病多瘀,如果单纯的补肝肾,去治痹症,那效果肯定不好。

在药性总理里聊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脏就像春天的树木要开枝散叶,现在筋脉拘挛在一起,得用“辛”味的药把它散开。

我们再来看看独活寄生汤,用独活祛风、桑寄生、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而细辛就是把拘挛的筋脉打开,然后帮助独活祛风。

我们知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脾主运化,脾运化不利,就会聚湿成痰,脾土本来要运送运化后的精微物质给肺金,现在把痰也一并运送到肺里,肺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升降和出入。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但是肺为娇脏,肺受到痰的刺激形成咳嗽,希望把痰咳出去。

如果一个人肺、脾阳气不足,那肯定容易形成痰。《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里讲:“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痰水清稀量多,是寒痰留饮,是脾胃运化水谷功能减退,生出寒饮,凌心射肺,所以胸满咳嗽。

中医讲:“若要痰饮退,宜用姜辛味”我们看看小青龙汤,以麻黄、桂枝配合来发汗散寒,干姜、细辛配合温肺化饮,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是不是配合的非常完美。

我们知道阴雨天地面坑里有水,会迟迟干不了,一旦阳光普照,那水就很快被蒸干了。

人体也一样,胸肺里的寒痰,属于阴邪,是阴成形的产物,就像阴雨天地面坑里的水一样,你只有艳阳光高照,那水才干得快。所以唯有制造阳光可以消阴翳,把肺脾的阳气振作起来,坑里的那些水,一下子就被蒸发掉了。所以啊治阴成形,要懂得用阳化气的办法。

《普济方》里治鼻塞不通,用细辛末少许,吹入鼻中。中医讲肺开窍于鼻,当胸肺气郁时,鼻子通气就不太好,所以可以外用取嚏法打开肺气,也可以内服通宣理肺之药,把肺盖打开。

细辛呢,过于辛散,能散人真气,但还是有能多医家用于治疗头痛,头为太阳之首,正常状态下,清气升而浊气降,人才会头目清爽。如果浊气上升而清气下降,就会导致头目沉痛,细辛气清而不浊,能降浊气而升清气,所以治头痛效果很好。但是细辛毕竟味辛耗气,必须佐以补血的药,使气得血而不散。因为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和载气。

:细辛升燥发散性烈,凡内热及火升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均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