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bcg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905/9407752.html北京雀斑医院地图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909/9423519.html北京哪里雀斑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923/9479642.html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咨询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hl/140110/4324728.html牙齿对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你就看现在换牙有多贵就知道了。除了换牙镶牙洗牙之外,我们现代人基本上都坚持每天刷牙,既保养了牙齿,又能保持口气清新。
那么问题来了,古人是怎么保养牙齿的,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刷牙吗?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两幅图片:
原来是甲骨文的“齿”和“龋”,“齿”字是在张开的嘴巴里,上下各长了两颗牙齿。而“龋”字是在上面的牙齿中间多了一条小虫子。
看来早在多年前,殷商时期的古人就已有了口腔蛀牙的观念。
《诗经·卫风·硕人》中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描写,“齿如瓠犀”是形容美女的牙齿好看,如葫芦籽一样整齐洁白。
汉语中有关牙齿的成语非常多,大多是用来形容美人的,如“唇红齿白”、“绛唇映日”、“素齿朱唇”等,可见牙齿对于古人来说也是美好的事物。
既然古人如此重视牙齿,自然也会研究牙齿。
《黄帝内经》记载:“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是动,则病齿痛颈肿……齿痛,不恶清飮,取足阳明",这是将穴位与牙齿相关联。
《礼记》中还有这样的记载:“鸡初鸣,咸盥漱。”说明先秦时期,人们起床就要漱口,那时候可能还是用清水漱口,后来有人开始用药水漱口。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手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苦参是中药,具有清热消炎止痛的功效,用之漱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牙疼,预防牙病。
东汉末期翻译的《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有“六者杨枝”的说法,是说僧人洗浴时用杨柳枝清洁牙齿,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有关刷牙最早的记载了。
隋代《诸病源候论》有“以水杨枝洗口齿”的记载。唐代的《外台秘要》甚至提到:“升麻半两,白芷、蒿本、细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六分,研,右六味捣筛为散,每朝杨柳枝咬头软,沾取药揩齿,香而光洁。”这不但有牙刷,还有牙膏了。
北宋《太平圣惠方》中的《七宝散》提到把海蛤、琉拍、珍珠、白石英、玛瑙、光明砂、房香等七种药物“共为极细末,每日取柳枝打碎一头,点药揩齿”。
除了用杨柳枝刷牙,还有直接上手的。
唐代敦煌石窟壁画《劳度叉斗圣变》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个唐朝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拿着漱口瓶,右手手指在刷牙。这是唐朝人把手指当成“牙刷”,通过蘸水来刷牙。
可以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古人通过手指刷牙和嚼杨枝两种方法清洁牙齿。杨枝嚼烂后的小条条就如牙刷的刷毛,可以说是最早的牙刷了。
唐朝末年,类似于现代牙刷的牙刷终于出现。
年,成都指挥街出土了一把唐代的骨制牙刷。可以看到,品相完好的骨刷上,有两排共12个植毛孔。
无独有偶,年,在西安唐长安城太平坊遗址中,同样发现了这种有双排毛孔的牙刷。
整个唐朝时期,刷牙只在贵族圈子和僧人盛行,普通老百姓还没有普及。唐朝之后,刷牙才真正进入百姓家。
宋代吴自牧在描写杭州生活的专著《梦梁录》里写道:“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这里的“刷牙子”,指的就是牙刷。
刷牙子的出现,绝对称得上是人类刷牙史和口腔健康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人们自此不再用手指或者树枝去抠牙缝了,而是采用更细致且更舒适的“刷牙子”来提升洁牙的效果以及生活的品质。
刷牙子的刷毛有马尾毛和猪毛,马尾毛的应该算是奢侈品,猪毛的虽没有马尾毛的舒适,但比起杨柳枝来还是强多了。
宋人很会享受生活,他们还在刷牙子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更为便捷的牙具,名为“牙香筹”,将草本药材和香料混合制成长条棍状。人们可以随身携带,方便好用,要是那时候能建厂大规模生产,一定能畅销全球。
对于牙膏配方,宋代文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出很多好点子。爱吃的苏东坡用茶叶、松脂、茯苓做原料,晒干捣末,以器具装储作刷牙用。沈括把苦参晒干,捣成粉末,然后用筛子筛细,制成牙粉使用。
从宋代一直到近代,国人都有刷牙的习惯,《红楼梦》有描写贾宝玉用青盐擦牙,这也是刷牙的一种吧。
版权说明:本文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