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五味学苑”→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1、小青龙汤(方中细辛可以用6-9克)1)、病人体质弱,可以小量泡水。2)、此方可以外用令病人洗澡。3、此方不拘于舌淡苔滑,舌苔薄黄也可以用,痰少粘或无痰也可以用。4)、不分内伤外感,如果有外感用原方。无外感去麻黄加杏仁、倍用芍药。如有虚像加附子。咳嗽、咳喘均可用。5)、注意夏天汗出多者不可用此方。6)、若药后复发,用从龙汤。(龙骨、牡蛎、半夏、苏子、白芍、牛子)。7)、凡是天寒舌红苔黄,有热像多用小青龙加石膏。8)、本方脉象可以浮、浮弦、弦细、浮紧、浮数、紧数、弦滑、紧滑。9)、病人多有恶寒或背部恶寒的表现,这是用此方的关键。如无恶寒多是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或苓桂术甘汤。
10)、可以加山萸肉、人参、附子(常可见舌红但是脉多细缓或紧,但用无妨,此津液受损,不能上承)11)、如果有心律不齐的可加苍术30-50克,麻黄仍用9克。如加椒目30-50粒更好。2、桂枝加厚朴杏子咳嗽。脉缓、脉弱、脉虚,不管有无汗出都可以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不拘泥外感内伤。3、麻杏石甘汤。内有热,外有寒,脉滑数、脉浮滑数,此方主之。1)、如果痰多合葶苈大枣汤注意没有痰饮不必用葶苈大枣汤。2)、可以加米壳、阿胶4、越婢汤加半夏外有寒里热,兼有痰饮方5、射干麻黄汤喉中痰鸣方6、厚朴麻黄汤外有寒,内饮化热方。
痰饮方,无表证
1、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脉聚关,咳嗽,或脉弦滑有口苦,咽干、胸满等。2、半夏厚朴汤,脉多滑1)、有热加石膏2)、半里半表合小柴胡3)、有汗出,或脉弱等合桂枝汤(表虚)3、苓桂术甘汤胸满,咳喘,痰多清稀。4、令甘五味姜辛杏夏注意无背部恶寒,只是内饮本方同上方。5、小陷胸汤(黄连改黄芩)脉滑,痰热方6、葶苈大枣泻肺汤(可以合令甘五味姜辛汤)痰多,脉右寸实。7、皂荚丸方咳痰粘稠方,8、麦门冬汤脉细数咳嗽颜面红,手心热或咽喉不利。9、四逆散加干姜、五味子(咳喘属于虚)咳喘便溏纳少等。10、四逆汤脉微,恶寒咳嗽11、木防己汤咳喘,水肿,心悸。
经方治疗哮喘
一、以痰为主
1、射干麻黄汤恶寒身痛,痰多,喉中痰鸣,口干、心烦加石膏。2、小青龙汤(可以加椒目30-50粒,)恶寒,身痛,无汗,咳逆不得卧。咳吐白泡沫痰。3葛根汤合小陷胸汤主治:项背拘急,胸满,发热恶寒而喘。4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咳逆,喘满,咳白泡沫痰,口中和。5麻黄附子细辛汤(阳和汤治疗虚寒哮喘效果明显。)恶寒,无汗,或背部恶寒,四逆,精神疲惫。脉沉细。
二、淤血为主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胸胁满闷,呼吸苦难,心下急,口苦咽干,大便干燥为主要依据。小便不利加小青龙汤。心烦加石膏,便不干大黄用4克,便干用6-9克。此方无背部恶寒等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