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叶橘泉(—),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中药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一级教授。叶橘泉先生在70多年的医药生涯中,为成千上万的患者解除过病苦,向众多的学生传授过医术,其医德人品,堪称楷模。推送选取叶橘泉先生“经方实验三辨录”的经方详辨一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宝贵的学术思想及经验。
//////////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作者/叶橘泉
麻黄3~9g,附子3~9g,细辛3~6g,水煎服。
一、辨证
头痛身痛,恶寒无汗,身疲体倦,手足不温,咳嗽咳痰。舌质偏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微细或沉细(属太阳少阴两感证)。
二、辨病
1.感冒。
2.牙痛。
3.副鼻窦炎。
4.过敏性鼻炎。
5.周围性颜面神经麻痹。
6.支气管炎。
7.肺炎。
8.三叉神经痛。
三、辨体质
偏于阳虚体质,体格中等或健壮,平时身重倦怠。
阴虚或湿热证者应慎用或禁用本方。
1.感冒:加荆芥、防风、生姜。
2.牙痛:加白芷、徐长卿、细辛。
3.副鼻窦炎:加鹅不食草、孩儿茶、葛根。
4.过敏性鼻炎:加苍耳子、辛夷、白芷。
图:白芷
5.周围性颜面神经麻痹:加鲜杨树皮、桂枝、干姜。
6.支气管炎:加旋覆花、紫苏子、百部。
7.肺炎:加白前、紫菀、羊乳(桔梗科植物)。
8.三叉神经痛:加藁本、七叶莲、荜茇。
作者七十年临证医案与心得
荣某,女性,44岁。年4月初诊。
患者诉1个多月前觉右侧颜面疼痛,医院被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因治医院求诊。来诊时患者右侧颜面疼痛,遇冷风或用冷水洗脸时则疼痛加剧。夜间入眠后疼痛容易发作。平时畏寒,夜间盖着厚棉被还时常被冻醒。
诊见患者体格中等,虽已是春季,患者仍穿着厚厚的大衣。颜面呈青白色,精神不振,言语低微。触摸患者右侧颜面无灼热感。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证属寒凝过盛,血滞络阻,治以温阳祛寒,养血通络。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6g,附子6g,细辛3g,藁本9g,荜茇6g。
患者服用上方7剂后,三叉神经痛发作次数减少,疼痛减轻。再投原方14剂,三叉神经痛痊愈。
登场书籍
《叶橘泉临证直觉诊断学:辨证、辨病、辨体质七十年心得》
叶橘泉先生,“方证药证”学说倡导者、实践者,杰出的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中药学家。本书为叶橘泉学术体系“医话三书”之一。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叶橘泉临证直觉诊断学:辨证、辨病、辨体质七十年心得》,叶橘泉◎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全部图片为出版社在摄图网购买的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