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3总第号站在自己这边 [复制链接]

1#

“站在自己这边”栏目诗选

主持人语

这一期发选了于小韦、张建新、刘晓萍三位诗人的诗歌。这三位诗人的诗歌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体现出诗人的本色。

于小韦诗歌是我编选的,这意味着他诗歌存在的价值。尽管他搁笔多年,但他曾经的诗歌至今依然散发出独有的魅力。

他以口语的方式,对日常现实进行高度浓缩的白描,回环往复,一路行进。他几乎不说什么,似乎也没什么可说的,他只是把他看到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既不高深莫测,也不暗藏玄机。他带着读者就像朋友似的轻松走过他所经历的事物,文本自足,张力饱满,有着深切的意味。

我以为:在诗歌里,必须保持语言的直接性和对应性,而不是混乱和无序。一些不必要的添加物往往是诗歌的垃圾,于小伟就是这样一个干净纯粹的诗人。

张建新的诗,日益成熟、深刻、凝练。他善于在日常现实中捕捉尖锐的而又令人隐隐作痛的事物来揭示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仿佛“我们用衰老的心感叹美景”,仿佛“在春天允许以头痛的立场存在”或者“是因为不能容忍还有一个/更黑暗的哲学对生活的统治”。诗人将具体的日常物象,提升到某种抽象的高度,使诗歌的呈现获得广阔的敞开,来容纳那些不易察觉的存在的事物,从而收获丰富。

我以为:在诗歌中,如其说是语言的冒险,不如说灵魂在冒险。没有冒险的写作,很难跨越自己的边界。张建新的诗歌正以冒险的姿态,不断突破自己的写作边界,拓宽自己的领域。

刘晓萍的诗歌,具有电影中蒙太奇的效果,她善于将一个场景或某种事物打碎,再重新组合,来接近自己内心的东西。如同他诗歌中所说的“必然是分裂的,我与我你与我,”……“这变幻的性征千人千面/她沉默不语正在裂变所有语言的孢子”。她能够将内心的事物,坦诚的交给读者,并以此让人们来检阅诗歌内部的事物。

在诗歌写作上,一定要做一个有想法的人,哪怕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也比没有想法好。刘晓萍就是一个有着自己想法的人,从而使她的诗歌有着一定辨识力。

——沙马

本期目录

于小韦10首

张建新10首

刘晓萍10首

于小韦的诗

于小韦(-),诗人。原名丁朝晖,《他们》的主要诗人之一。一个凭直觉活着的家伙,少年时代一直在苏北生活。十八岁时随父母回到他的出生地南京。一直跟随自己的老师学习绘画,年开始写诗和小说,年搁笔。著有诗集《火车》。

星期天的早晨

小苏还没有起床我坐在窗前日头已爬得很高马路上却不见一人听不见响声一只会飞的甲虫从远处的树上往这边飞来我拉上窗帘花格布帘梦一样抖动我睡着了觉出有人从梦的缝隙中怀疑地看了我片刻然后往西去了接着有好几个人这样做了接着有了很多鼾声小苏在床上打鼾我仍坐在桌前这个早晨一切都来的很晚

炎热已经过去

炎热的天气已经过去,现在她提着网袋从市场上买来了新鲜的蔬菜她喜欢在明亮的厨房里切一条黄瓜或是土豆时的感觉她又买了梨子这是在秋天里收获的果实,她想到对孩子的教育她悠闲地走着,感到耐心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事情最坏的天气已经过去她差不多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采购蔬菜,在一个离她房子不远的市场上那些玩弹子的孩子,他们在一个新的游戏开始之前夏天已是他们最好的伙伴

第二种声音

在一个城市里生活每天可以听到火车的声音它在两根铁轨上停下来,并且发出叫声只有一次,在夜里同时还听到一个孩子的歌唱孤独而快活他就在不远的马路上在那些很高的楼房之间他不需要搭那列火车,他快活地歌唱比火车的声音清晰(大概是因为离我很近)从窗口探出头来的是我——一个因为火车的声音而失眠的人

等待杰作

或许再没有令我兴奋的事情我有过一顶很好的帽子,它一定是一个聪明人的杰作我曾经想造出很好的鞋,现在的商店里都有我想造出一柄铁锹,农民他们也已用它收获我想种植一种果实可我没有种子你喝什么苦丁茶好的连这么怪怪的茶都有了,我们还缺什么没办法享受吧,享受已有的一切这一切已足够我们享受苦丁茶,橡皮吧,还有韩东和杨黎的诗

鸟的飞行

关于一只鸟的飞行以及飞行时的动作关于那只鸟栖息在树枝上梳理羽毛时的模样有着很多怪习惯的弟弟如今他已经长大并且就要结婚除了他的那些怪习惯我想像不出他和他的妻子想像不出他成为一个父亲的样子关于一只鸟,关于鸟的飞行也许,它可以一边飞行一边梳理身上的羽毛

我走过大街

想念朋友的时候我正从大街上走过堆积在路边的那些油桶去年秋天这条马路修筑完毕那些工人就不再来搬动它们它们在那儿已有一个冬天它们不会自行滚动,不会像它们储满油的时候那样,在路面上发出轰轰的声响我的朋友很久没有收到你的来信,此刻我正回家堆积在路边的那些油桶它们在阳光下面它们不发出响声即便是孩子,也从不去它们身上敲打一下

这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情

一个高个儿的人,从树上摘下果子,递给一个矮个儿然后他们一路吃着树在风的后面哗哗的

太阳,三个孩子

那扇木门那三个结伴上学的孩子从窗口看出去他们是太阳下惟一的东西早晨的第一次音乐七点开始弦乐部分中的某一个音给人遥远的感觉那三个孩子正穿过一片颀长的树林像三根弹性很好的马尾

中午的叫声

窗外有一个孩子卖樱桃的叫声虽然他打扰了人们中午的睡眠那声音不是那些大树的形状不是用一种光可以照亮的东西它不会顺着墙壁爬行站到墙的顶端他只是在叫很多人听到他的叫声他卖樱桃

朋友的习惯

我的朋友有一个习惯同行时总是走在我的左边他这习惯已有很久自己也说不清这习惯的由来这是我中学时代的事一个朋友,同行时从不走在我的右边渐渐的,我也有了这习惯只是正好和他相反很多年过去了一个新的朋友注意到我的这个习惯我告诉他,我以前的一个朋友,有这样一个习惯

张建新的诗

张建新,“70”后优秀诗人。安徽望江人,著有诗集《生于虚构》《雨的安慰》,作品见各诗刊杂志及诗歌选本,曾获张坚诗歌奖、御鼎诗歌奖、《安徽文学》期刊年度文学奖诗歌类一等奖等。

过同马大堤漳湖段

车过同马大堤漳湖段

江堤这边,两个年轻人

坐在草地上接吻

牛羊啃过的草地现在爱情在啃

草越来越绿,大片紫云英散落在

江边树林和堤内外草地上

我们用衰老的心感叹美景

因此不可驻足

这段江水最为湍急,无数吨

沉江的石头仍在履行它们的使命

使春风得以安然越过江面

漫到江堤这边

我们显然打扰了这对年轻人

他们松开了拥抱的双臂

因我们的衰老他们愈加年轻

他们目前还有足够能力

再次抱在一起,对抗细雨啃食

另一种痉挛

翻涌是生活里的一阵痉挛

而身体是哲学

当腹内清水溢出喉咙绕过舌头

弹烟灰的人被迫从窗前

躺到床上,弹烟灰的人也

曾是想挣脱身体的人

鸟鸣啁啾,它们的胸腔

被改造成一个巨大的音箱

它们舌尖震颤,呼出美学的痉挛

并被广泛积极响应

在春天允许以头痛的立场存在

而翻涌仍未消泯,于是侧身

为止住呕吐翻来覆去

呕吐只是一个动作,拒绝它

是因为不能容忍还有一个

更黑暗的哲学对生活的统治

不存在

草木安于泥土,像正午弓身

埋在彼此的阴影里

蠢蠢欲动构成了春天的细节

今天晴丽,明天即将有雨落下

时至今日,预言越来越准确

当你纠结于秋海棠为什么在春天

也会开花你就有了一丝古典的乡愁

还好,非洲茉莉是计划内的

有一朵已完全展示出紫色芳香

而拂尘是每天要去做的事

这是唯一不令人懊恼的死去的时间

昆虫觅光,每天都在

灯下的书桌上陈列一队浮尸

象征着另一类时间不会在呼唤中

醒来,我也必须每天面对它

想想应该要去干点什么

我慵懒、困顿,为了证明自己不存在

我需要活在这样的自我提醒里

时间也是律动的躯体

时间也是律动的躯体,肠鸣如惊雷,仓皇如蚁奔

我们如繁密群星被挂在天宇

希望之光

从昨天开始气温陡升到30度

如他人所言:昨天穿棉袄,今天脱赤膊

季节之间的过渡时间越来越短

甚至短到一个夜晚

像是在大礼堂听课回来的人

连夜削去了自己的棱角

道路上热气蒸腾,火风阵阵

掠过脸庞,小学生在等洒水车

当水线贴着地面快射到脚边时

他们纵情一跳,越过那道闪亮的水线

这让我感受到某种美妙的崩塌

在孩子们自创的游戏里完成

这轻描淡写的拒绝和天真的戏耍

闪着我们难以企及的希望之光

如果树木移动

如果树木移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意欲将我们固定在何处?

旧年的血液仍在奔涌

从树冠到根须,光线如银针

围住了你新建成的王宫

毕生的努力原来就是为了

用透明的虚无困住自己

树木永远在远山,它们走向

你想像不到的地方,至于

身边这些树木,你伸手可抚其羽

幢幢人影幻化成空荡剧院

※引号内诗句出自特朗斯特罗姆。

你并不知道

晨雨之后空气清新

潮汐沿着山脚慢慢退去

我们的出现

让事物间产成了断桥

鹭鸟贴着山脊飞

它不会飞得太远因而

不用过于忧心美德的丧失

当你为失去的美好哭泣

并沉沦,你会看到

爱也是一股消极的力量

像满湖的游客毁掉了湖水

这只是一个比喻

你需要经过这个比喻

才能深深理解湖水的波纹

才能明白惊飞的鹭鸟

它频频回首是试图

在我们之间搭建一座空中浮桥

凯文﹒卡特

“有时很容易忘记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黑暗中摸索”

“突然灯被打开

大家都会相互指责”

“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

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注:诗中句子均出自于电影《聚焦》和凯文﹒卡特的遗言。

几无耐心

低垂,我的耐心

是一道烈日下的水线

被指责

摩托车座烫手的温度

还没散去,长夜般的耐心

在空调房里

多年的失望再也掩盖不住

吊兰陪着我枯萎

破损的窗纱且让它破着

有谁不是邋遢地生活在泥沼间?

受到打击的常常是

愿意付出的心,这看来

并不合理却又幽灵般存在

令人满意的东西越来越罕见

有谁能从那桥头的弯月

取回一捧陈年积雪?

黄昏时分

下午六点左右,踢球的人和走路的人

把学校操场占满了,要出一身大汗

才能对这一天有所交待

有一只猫翻过学校围墙,你看到了吗

儿子问我,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什么也没有

一堵完美无缺的雪白围墙正反弹着太阳余辉

我们坐在球场这一侧楼房陡峭的阴影里

在凹凸不平的人影中夜晚的气息

正通过那只猫翻越后留下的缺口缓缓漫了过来

刘晓萍的诗

刘晓萍,(——)诗人,作家,独立艺术创作者,安徽安庆人,现居上海。出版诗集《失眠者和风的庭院》,电影笔记《极圈线上的湖水》,即将出版诗集《照见何物是何物》,待出版随笔集《出门遇见飞燕草》、诗歌笔记《我几乎看见了光》、小说集《迷途》。曾获各种奖项若干。摄影、绘画作品散见于各文学刊物,并见诸展览。

仙湖植物园①

必然是分裂的,我与我

你与我,石上花,栏边木。泉中水

多么蜿蜒的斜坡往上往上

一直往上,最高处是弘法寺

观音千手雌雄同体必有一只手握住你

而,这相握不可描述

这变幻的性征千人千面

她沉默不语正在裂变所有语言的孢子

你在何时何地获得过语言?

你石头下的舌头,弹簧上的舌头,锁孔里的

舌头都是戴罪之身的舌头

你向谁求救都将重陷牢狱

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山路蜿蜒

看不到任何台阶

只有草木葱茏将光阴一分为二

只有兰花幽深不省人事开口即开花

①注:仙湖植物园: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东郊的莲塘仙湖路。

-10

在飞地晚餐

——致李三林、张尔、憩园

我们都是偏食主义者。而

世间极爱正一步步敌退虚无

你看那扼住手腕的金子

也在牙齿上施展它的魔法

该如何练习我们早已丧失音节的方言?

如今流放地都是出生地

你我追寻的纯正口音正是一杯烈酒

喝下它吧,世间所有事物无非沉醉

无非你乐于沉醉,醒得更晚一些

酒杯碰在一起必有一种悦耳之音

必有和解和瓦解,让蝴蝶来到我们中间

这楼顶夜宴已在月色中进行了千年

此时此地每一只杯盏都绝对不可辜负

你我共饮再度陷于孤单。而

所有时代都会倾听

那林中路上极端个人化的声音

-10

从青朴落到胡桃里①

——致莱耳、杨沐子

总有一个角度可以看到海,尤其午后

虚构的光线止步于前后左右的镜子

止步于满桌辣味和冰镇柠檬

你并不是被风暴独袭的那一个

如果远眺,逶迤的杯盘才是我们的领地

是起点也是终点,是牢狱也是宽赦

如何才能制作代表运气的那一盘甜点?

我们从大海里来又一再练习着隐忍

所有技艺都是应和舌头而生

苦中作乐,细束形骸

当日光慢慢偏移,你甚至能看见她的终点

一首诗虽有帝王的孤独仍是草木之身

尽可能地打开更多门窗吧

你不愿交出的那把钥匙也是沙漏

从青朴落到胡桃里海风吹拂杯盘中明亮的东西

一盏灯正好点亮在你我头顶

①注:青朴落、胡桃里:位于深圳华侨城的餐馆

-10

13日午后达到永康

出游的列车每天都从体内开出。而

镜中常年住着一个从未打开笼子的人

秋雨绵绵,列车运行于雾霭之中

就像一只巨型灯罩阻止光越过它的边界

转眼就是午后,幽暗会变得更加具体

倾斜的钟摆也会进入不可自制的斜坡之中

瞧!这一切看上去都充满病征。而

隧道连着隧道却像一场洗礼

有比黑暗击垮黑暗更持久的轻盈吗?

不论是沉疴还是新疾,列车径直开往永康

一个我曾经来过可以奉出莲心的地方

星光②发出这样的邀请:“到永康就好了。”

大陈村的一幅摄影③

隔河相望,坐在门槛上的正是我的老父亲

他目空对岸,身后的杂货铺积满灰尘

这是14日的清晨,柳树从建筑工地侧身而出

它挽起河两岸的细雨,让我从桥上过去

这是距父亲墓畔公里的大陈村

我从夜色中进来心口还压着一块镶有放空的巨石

而河水另有隐情。你看

灯火处的戏院早已回到记忆深处

村口稻田也在秋风中慢慢染霜

我终究要过去,回来,进入自然轮回之中

作为过客,我为垂暮者拍摄的照片

不过是为我回归故土所作的提前存证

从竹林穿过塘里④

我所经过的地方都是幽径

众途我一眼看见的也是幽径

在塘里,奔马正在阁楼歇息,竹林掩映着屋顶

这真是山水中最廖阔的一笔,游人如织一点也没有惊动它们

还有比这更复归其根的还乡意境吗

塘里是一尾湖底的鱼,深密回音不向近而向远,

我着长衫从竹林穿过塘里

谁也没有看出我是一个挽着芭蕉避雨的人

注:①10月13日至15,受邀参加浙江永康市“中国作家‘美丽乡村行’”。

②诗人陈星光。

③大陈村,位于永康历山山脚,由大陈及后陇两个自然村组成。

④塘里,永康市塘里村,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10

11月29日在丽园路

题记:诗人黄灿然来沪,和黄德海,郭小雨,肖海鸥在张文江先生家茶叙。

放下伞

伸入十字路口的飘窗走进基里柯的画笔

我的十字路口

又在飞马的长鬃上往后挪动了一个街区

烟霭起先在枝叶间盘旋

尔后化身雨珠点缀着金黄

窗外一切无非都是内室景观

我端起杯子将过往一饮而尽

逐渐消失的味道又逐渐形成

我闭口不谈这迁移,这新生

风仅仅吹拂在马鬃上顷刻就已流逝

诗只是路过而独立的镜面又干净一寸

多么庆幸

镜子里尚未分解的混浊被援手带走

它照见全貌——

十字路口,飞马,杯子,交杂的枝叶和我

最后是一缕风。

在同一个桌面同一个位置上

灯盏细辛①无人能及

注①灯盏细辛:菊科飞蓬属的一种植物,别名灯盏花,灯盏草。

-11-30

《听AageKvalbein大提琴演奏》①

假如我孤舟泛海

唯一可饮用的便是记忆

我的舟楫也是密制的舌头

有时直抵深海

有时在空濛的浓雾中

回旋,回旋,回旋——

必然有一个泛音掀起波澜

以使必然到来的落日将回眸交给深海

以使那从唇边滑过的令港口归其所有

你会在何处

在一根最细的弦上沉溺于休止

如同救渡者无视堤岸

可是在开满迎春花的窗前

你与追逐的火焰撞在一起

我的舟楫也是密制的舌头

有时直抵深海

有时在空濛的浓雾中

回旋,回旋,回旋——

①注:AageKvalbein(奥格·克韦尔伯恩)33岁时成为挪威首位大提琴教授,挪威最着名的音乐家之一,既是独奏家,室内音乐家又是教育家。

-3

午后在雨中听杜鹃

雨反复动摇着窗前瘦竹

仿佛往光中去的脚步又被收回

这个午后四十年前就存在了

母亲坐在黑屋子里

池水中都是瘦竹的倒影

一生也不过是几张摄影

母亲在竹林里父亲始终没有出现

她一个人砍柴一个人播种

雨在每一天都有新的示意

我三岁就给竹林里的母亲送伞

风雨同行

雨打下来时扩大了寂静

母亲从未撑伞

穿过大雨她就生火做饭

她喂大了我也成为母亲

四周一片沉寂

只有杜鹃穿透雨幕直抵心灵的啼声

-6-20

交谈

“你会怎么说?”我这样问

你哈哈大笑,不答

几个烟圈在我们面前飞舞

飞舞,直到完全消失

有一阵瀑布般的

山泉不管不顾垂直落下

你知道那有多直接、清澈

从来的地方来

往去的地方去

所有事物难道不都如此?

我只是想这样问你

看你眼神的变化

我只是想随时都可以

和你交谈,万千讯息流动

而你我都在固定的位置上

这个湖堤上和莲花对照的房间

不会有另外一个

复原你的形象,午后的光线会越来越黯淡

我们的房间将进入长久的沉静

是的,我会打开所有灯

照着你的,照着我

灯下的笑脸多么好看

你不会说的

你不会说那些有悖湖水的语言

-8-16

我们不定义先锋诗歌

我们只展示先锋诗歌文本

《世界3》新设栏目(主持人)

何小竹:《一首诗的诞生》(每月一期)

杨黎:《诗分行》(每月一期)

牧野:《自生长》(每月一期)

文康:《诗声音》(半月报)

杨四平:《在路上》(每月一期)

袁魁:《最先锋》(每月一期)

沙马:《站在自己这边》(每月一期)

北魏:《废话与平面》(每月一期)

《世界3》原有栏目不变

改每周二发为半月一次

《世界3》主编:北魏

《世界3》编务:袁魁、风儿

《世界3》投稿邮箱:shijiesan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